——读王国安
王国安书法作品展在渭南市繁华街区的“翰墨轩”成功举行!
那天,是乙未年夏日里的一个炎热的天气,我等慕名前去参观欣赏。当我步入展览大厅,便被眼前一幅幅悬挂在墙壁上的精美书画作品吸引了。
我驻立在王国安先生的书法作品前,凝神静气地欣赏着他的书法艺术,不由使我由衷地发出赞赏的感叹:真格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王国安的书法苍劲有力,拙中见巧,粗中有细,笔法娴熟,用墨适宜,线条流畅,龙飞凤舞,神韵兼备,功夫不浅。有几个书法同仁,一边欣赏着一边用手指比划,啧啧称道:“好!”我举起相机,“啪啪”地按动快门,记录下王国安先生一幅幅展览的书法作品,也记录下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展览场面。
遇见王国安称赞,他憨厚的摇了摇头,微笑着说:“不行,不行呢,还请您和各位同仁老师多多指正!”他把两本书法集递在我的手里,对我说,“一家子,请您多多指导、指正!”我接过那两本集子细瞧,一本是《书乡中国》,著名书法家钟明善主编,里面收录了王国安、阮西林、王贵龙、景天栋、张福成等渭南市公安民警五人书画作品,一本是参展的渭南市公安民警五人书画作品集——《仗剑扬正气 笔端翰墨情》,两本集子沉甸甸的。
闭目沉思,我深感我们渭南市公安系统人才济济!他们五位公安民警不仅是在公安战线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的优秀人物,而且还是社会上很有名气的公安书画家和文化名人。我为渭南市公安系统有这样的民警而骄傲,我愿为王国安等五人书画艺术展而鼓于呼!
王国安何许人也?别署佛居堂主,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从研习颜真卿书法入手,酷爱“二王”、王鐸等先贤书法艺术,虚心向省内外名家学习,坚持遍访名山大川,每日研习交流,以求进步多变。
他现为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某部门大队长,兼任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渭南分院副院长、渭南书画院理事,系全国公安文联和陕西省公安文联会员、渭南市公安文联委员。其书法作品先后入选省公安厅举办的廉政文化书画展、纪念建党90周年书画展、陕西纪念建党90周年名人名家书画大展等,并多次获优秀奖。
往事历历在目。十几年前,我到渭南市公安局看守所采访,认识了王国安。那时王国安是该所所长。我的采访对象正是这位有点儿名气的所长王国安。刚一见面,我被这个五大三粗的“陕西楞娃”“嚇”住了。乍看他,国字脸上的腮帮胡,说话嗡声嗡气的大嗓门,那一身威严的警服,那咄咄逼人的眼神,还真有点儿怵呢。我心想,公安局把这个“毛脸雷公”放在看守所当所长,合适的很,光凭这“块头儿”就能把罪犯“震”住,胆小的能吓尿裤子。就这么个“粗人”能管理着一个关押着三、四百号人犯的看守所,那些人可都是老虎和狼呀!与狼共舞可想而知王国安要担当多大的责任和风险,我不由得有点儿怀疑他怎么能把这个“差事”干好?!采访中我发现,在王所长办公室的粉白墙壁上悬挂着一幅《法正民安》的横幅大字,苍劲有力,笨拙中略见机巧,粗犷中张显笔功。我问:“这字是谁写的?”王所长说:“我写的”。我不由有点儿吃惊,看不出这个“粗人”还真有两刷子呢!
在市公安局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我参观了看守所的号舍,采访了关押的人犯,和看守所的民警进行了座谈,肯定了王国安把渭南市看守所管理成了先进看守所的优异成绩,并连年获得分局和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后来,我写了篇通讯稿《看守所里的有心人》一文,发表在《陕西公安》杂志。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因工作调动到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与王国安基本没有多大联系了,十多年后,我调回市公安局工作,才知王国安从看守所调到临渭分局某部门任大队长。据知情人讲,他又把这里的工作搞得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这次王国安搞书法展览,使我有机会对王国安的书法艺术又一次全面欣赏,他的书法比起十多年前,大有长进,书艺不凡,称得上是警营独树一帜的书法家了。
因我对书法艺术知之甚少,研究不深,可以说是“擀面杖吹火”。故对王国安的书法艺术不敢妄加更多的评论,这里选刊几幅,还是让读者自己去欣赏去评说吧!
这里,作为老朋友,我寄希望于国安先生,也与书法家们共勉。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经数千年流衍积演而成的瑰宝。作为后学者,倘真有“人文精神”之思,创造出新姿态,潜心孤诣,夙兴夜寐而求其万一恐不得。百练而不“厌恶”!万练而不“怠倦”!在继承中发扬,在融会传统中以求创新。文化薪火的传承,学习传统是首要之务,在此过程中,包容着吸纳古人文化的营养。
文化传统是一条流淌不绝的长河,它挟裹着沿途不同质料的细流和泥沙。以书法传统而论,至王羲之之世,已经有秦汉以来的民间艺术融会其中了;至苏东坡之世,已经有晋魏以来的民间书艺吸纳其中了;至邓完白之世,则民间书艺的构成更显豁了。“传统”从来不曾拒民间书艺于樊篱之外,民间书艺也从来不曾视“传统”为可厌恶的洪水猛兽。艺术创造和发展的过程,永远是去粗取精,由原始形态向经典形态发展的过程。
诚望国安在日后的书法创作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艺术光芒!
2015年国庆于华山神游斋
本内容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