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本站新闻
书画展示
展览资讯
鉴赏收藏
拍卖资讯
人物动态
基层慰问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丹青难写是精神 笔墨花鸟皆情怀--访中国新文人画家李新雁
发布时间:2016-08-25
丹青难写是精神 笔墨花鸟皆情怀--访中国新文人画家李新雁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灵动飘洒,墨色清雅悠闲,极富情趣的微山湖鲫鱼跃然纸上,萌动活泼。画中的落款题字,笔迹遒劲飘逸,意趣天成。
笔者曾有幸见过李新雁先生画鱼,只见寥寥几笔,鱼头鱼身即成,鱼身微弓,鱼尾轻扬。点睛时更是神来之笔,让整条鱼活了起来。通身墨色的层次分明,点缀以水草、气泡,使得一湖绿水在整幅画间荡漾开来……
李新雁的牡丹,绝不同于很多人大红大绿、光彩艳丽的写实手法。结构丰富,意境清幽,用色用墨既苍且润,艳而不俗,有清新淡雅之态,有飘逸迭荡之势;构图上匠心独具,花叶俯仰聚散皆有妙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花叶之下的枝杆:疏杆横斜,苍老遒劲,粗糙朴拙中显现生命力十足。老杆从什么地方出,向什么地方去,有动感、有气势;浓墨点出大小不同、距离不等的疤节,制造出沧桑感和韵律感。于是,在李新雁笔下,牡丹繁复明艳,有生命,有风骨,在春风中俯仰生姿,微风拂过;他的落款题跋,满纸生香,令人观之忘俗,品嚼长久。
新文人画,顾名思义,首先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文人。
由此可见,画国画的人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了解,题诗、题跋、落款都不能露怯。李新雁的书法、诗文也有相当造诣,与他的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早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的李新雁,师从著名花鸟画家李波先生以及著名山水画家曾先国先生。李新雁从两位老师那里吸收到了许多美学的养分和技能。尤其在花鸟画方面,李新雁深受李波先生的影响,并成为在大学校园举办学生画展的第一人。
有人在看了李新雁的画之后感慨其画作厚重大气、洒脱自然,笔下流露出对人生的真诚感受和生活体验,更彰显出山东人的豪放品格。时下,中国花鸟画和山水画创作充斥着千篇一律的现象,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古人或名家的笔墨程式,而看不到作者本人。但李新雁花鸟画语言汲取了中国花鸟画特别是现代花鸟画革新传统的经典样式,与李波、陈绶祥、于希宁等人的花鸟画革新传统一脉相承,同时创造着自己的个性化风格。美术评论家李一先生对李新雁有精妙独到的评价:新雁融会贯通,并能独辟蹊径,将深厚的笔墨功力融化在他热情洒脱的豪迈之中,在传统艺术的高峰上建树自己的个性。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他深谙陈教授对学生教学的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读书明理”,明的是道理;第二是“教书育人”,教的是人,不是简单技法重复,而是要明白画国画的道理。“教人就是要把他教成画好画的人。画是画家画的,好画是好的画家画的,没有好画家怎么画得出好画?”
在朋友眼中,李新雁做人做艺术,讲究老实与真诚,有时甚至有些古板。然而这正是他的可爱和令人肃然起敬之处。他的花鸟画作品既继承传统,又不迂腐刻板,美由心生、意由境生,在追求取像自然笔墨韵致的同时,注重体悟和发掘物象本身蕴藉的品格气质、精神承载、文人情怀,于平和恬淡中生发出豁达豪气,诗性菁华,灵动而不失厚重,令人感到扑面而来的君子坦荡之气与儒雅之风。
他善于思索,在学校里矻矻终日,临摹多位大家真迹;他蛰居画室,背依深远的传统,取诸鲜活的地域资源,用前人的智慧和笔墨积淀充实自己,又力求不为传统所囿。他将中国美院学成的知识、技艺反刍精进,在艺术上又有了新突破,保持了文人画的精华与朴素。
这种朴素是非常奢侈的品格。我觉得李新雁这种朴素,有一种极其高端的自信,这种自信首先是基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高远的认识,也基于他在专业方面对中国美术史系统深刻的了解。在美术的自信上,又表现在用笔非常肯定、非常坚持的笔象上,这种用笔特征和他的书法特征是分不开的。
李新雁比较讲究用笔用墨,推崇“书画同源”。
“书”与“画”本来就是一回事,因文化的意趣和索求是一致的,肯定是同源同宗。画好写意画,首先古代诗词得学,文言文得会,传统著作得读,书法更要精到。不重视书法对绘画的作用,是当代中国画坛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他认为,画中国画必讲究笔墨,不看重以书入画的重要性,就很难使其作品有高度。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讲究线条的含金量,讲究笔墨品质,书法在其中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纵观中国画史,一个大画家无不是一个好书法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一个都不例外。所以,一个书法不好的画家,其画一定不会有高度。可以说书法功底有多深,绘画格调才能有多高,中国的写意画,如果有所谓捷径的话,那就是练字。
“
国画讲究神韵,意境,以物抒情,以物言志,以物喻意,追求的是笔墨情趣,以写意手法表现诗情画意。”“国画讲究笔墨,写出来的国画才是它的最高境界。” 对于画画,李新雁有说不完的感想和见解。
他说,相对工笔画而言,画好写意画需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诗、书、画、印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写意精神归根结底就是笔墨精神,所以书法写不好,成不了大画家。像潘天寿曾说的,几天不画画没有关系,但不能一天不写书法。国画里所有的线条都是用毛笔来表现的,对于花鸟画来说,其实就是线的穿插,线与线的搭配,哪里留白,疏密的安排……你把书法的感觉带进去了,你的画面自然就有了独特的地方,有了写意的味道。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诗云“丹青难写是精神”,他说的虽是史书写作之难,但也道出了艺术的本性。人活着就是一种精神,而李新雁的精神,跃然纸上,力透纸背,已和他的国画创作紧紧融合。
经过多年来执着的艺术求索,李新雁已深切体味了创作道路的艰难,他在前人绘画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断强化自我心性的力度,发挥更大的主观创造性。他在选择一些题材时,没有忘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所有题跋可以和生活有着紧密关联。如何和前人拉开距离,又不失传统,他做了一些语言上的努力,这些努力让我们看到他得到了陈绶祥先生的精髓,这种精气神的继承和发扬。可以说李新雁追求的是从生活的物质层面进入到生命感悟的艺术精神层面,写出心性来,画出精神来。他的笔下草虫活跃,生机盎然,他笔下的花鸟,真有“花能解语鸟能言”之感。即使在咫尺册扇之中,也有疏篱素篓衬照,有花朵果实托举,一枝一叶总关情,笔墨韵味中掩抑不住画家丰富的内心,以及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品格。读他的画让人心平气和,似乎能从都市的喧嚣混杂中呼吸到一阵阵田园的野风清气,耳目为之一新,思绪得以升华。
我想起一句话:“艺术是埋在人心里的种子。”种子要生根开花,挡都挡不住。李新雁就像一棵开了花的树,枝叶繁茂,鸟语蝉鸣。
李新雁永远记得陈绶祥教授所教导“新文人画要有别于前人,有别于古人,但是又要继承于古人,需要不断变化才能成功。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可能要经过一辈子的努力,还不一定能达到目标。”但无论如何,陈绶祥老师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都将是意义深远的“引者”,将李新雁中国画的指针引向自我,引向了对中国新文人画的自觉与自信。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不逐名利,不慕荣华,拥一片丹青志,蕴半生翰墨香。这就是李新雁,一个给花鸟画以生命的文人画家。
李新雁:字笑天,号观阳堂主、耘彩斋主人,副教授。中国新文人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济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济宁九三书画院院长。
本内容分享到:
TOP
版权所有 公安书画融媒体
京ICP备190278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