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溪明,1937年出生于丹东,,幼承家学,启蒙于其父国画家周振鸿,擅山水、花鸟;兼及书法,尤工行、楷。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
立足辽东边地山水文化的精神感悟及艺术表现,是周溪明书画创作的重要趋向。尤其他近期的山水画创作,呈现为一种对辽东边地山水物象的“心象体味”和艺术建构,使之与诸多关注辽东山水物象描摹的书画家截然不同。或许因为周溪明的艺术创作远离所谓“主流”,所画“话语中心”,使他可以立足旁观,立足内心的艺术追寻,从而更好地确切自己在艺术史场域,艺术史链条上的位置和出发点;更好地遵循自己了然于胸的艺术理念,从而不易随波逐流,免于在艰辛的艺术创作进程中迷失。周溪明无疑是一位特立独行、睿智清醒的画家。他不仅技艺精湛,最重要的是他当代语境与传统精义的交叉点上,这是他将传统写实风格推向写意境地的必要前提。
周溪明的近作还有一个特点在这些作品中,画家并不专注于细节的经营,也不拘泥于形象的酷似。而是在“师法造化”的前提之下,以墨写之;在“中得心源”的基础上,以意为之。在壁画式的建构中执意弄险,务求笔墨张力的最大化,画面空间的集约化。其视觉效果的饱满与丰润,质感体验的厚重与沉郁,放佛出自血气方刚的英年之手!却又区别于初出茅庐的青年之作!这样的作品,张之高堂素壁,岂能不风云激荡,捧读一卷在手,岂能不心驰神往。
显然可见,周溪明是在逐步将中国画的程式与现代生活创作相渗透,呈现出新的艺术生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果不从生活中观察具体的物像,就不可能产生具有自己个性的画作。每次描写,每次都有自己新的体会,这正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感情的变化,而在表现方法、笔墨技法上有了新的变化。石涛讲的“笔墨当随时代”正是此意。
为画痴心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的书画创作历程,是周溪明不断体味中国画艺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历程,同时也是不断倾心创作,倾力求变的历程。与诸多“墨守成规”的书画家不同,他是那种不断能够给藏家“惊喜”的书画家。六十年间,周溪明的作品,变的不仅是笔墨,还有一种精神和追求!对辽东边地原始生命本色的向往,使其将原始的、强悍的、率真的生命现象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以求返璞归真,在深层次上体验生命真谛。
周溪明采用的形式语言与其所表达的意趣圆融相谐。他画作中《湿地》的鹭鸶,《欢腾》的仙鹤,“别样红”的桃花和果实累累的“山里红”,无不以形写神,在物我浑浊中荡涤尘浊;在美化自然中净化自我。寄花鸟于情愫,赋山水以灵魂。作品曾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展、辽宁美术精品展、全国沿海城市书画展、“水浒杯”中国书画作品大展等;在纪念建党90周年辽宁省优秀美术作品展等赛事中,获奖数十次;入编《世界华人精英大典》、《中华长城巨卷文献》、《当代中华墨粹》、《99喜迎澳门回归祖国画集》等画集;并被美国、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辽宁美术馆、辽宁省政协办公厅等单位、个人收藏。
1987年 “梅花”美国维尔明顿市展出并收藏
1992年 “雨朦朦”参加辽宁省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书画展,并获奖
1994年 国画入编中国东方书画长城巨卷,国家收藏
1994年“寒鸭”韩国友人收藏
1997年 “时雨”、“花下荫”日本德岛联合会展出并收藏
1997年 “梅花”入选人民画报中国翰墨名家作品展,并入编《世纪收藏》
1998年 国画作品被香港国际高禅林书画院、国际书画大展组委会收藏
1999年 “雪朦朦”入选第三届全国沿海城市书画展
1999年 “冬雪图”入选中国美协纪念孔子诞辰大展
1999年 “国书”入选1999喜迎澳门回归祖国大型书画展,作品收编画册
1999年 “映照雪”、“晴雪”分别被辽宁美术馆、省政协办公厅收藏
2000年 “绿荫”参展第三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并被收藏
2000年 “山水”参展中国书画大展首届“水浒杯”中国书画做作品大赛,作品被组委会、宋江书画院收藏
2000年 “牡丹图”参展首届“水浒杯”中国书画作品大展
2000年 “春酣图”、“绿荫”入编《中国画百家》大型画册
2000年 “初雪”入编《当代中华墨粹》中国画专集
2001年 “兰”、“竹”、“牡丹”参加中韩画展
2001年 “牡丹”被羲之文化发展公司收藏
2002年 “四君子”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展和辽宁美术精品展
2006年 《牡丹仙境图》纪念辽宁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大型美术展优秀奖
2011年 《边地山水》纪念建党90周年辽宁省优秀美术作品展银奖
周溪明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