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高标真善美/学无止境博精深——郭永安同志的书艺人生
发布时间:2017-06-18
行有高标真善美/学无止境博精深——郭永安同志的书艺人生
郭永安,男,1972年2月生,湖北红安人,字、家豹,极目楚天舒。现任《派出所工作》杂志湖北记者站站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清江书画院院士,湖北省楹联学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展览大赛工作部副主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湖北天翼书画家协会顾问,湖北警官学院书画摄影协会顾问,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硬笔书法家联谊会副主席,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省直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行有高标真善美 学无止境博精深
——郭永安的书艺人生
张家厚
"行有高标真善美,学无止境博精深。"这是郭永安先生在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暑期特别节目"开心学国学"录制时给主持人高博撰写的一副嵌名联。这两句话,移来概括郭永安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书艺人生,也是恰当的。
永安是一个颇有才华的青年书法家。就在央视演播大厅现场,由年近七旬的湖北省楹联家姚禾先生现场作嵌名联,郭永安挥毫泼墨,撰写楹联50余幅,分别赠送给主持人王小丫、高博和各地选手,引起在场观众的热捧。这一老一少,联袂演绎了一曲"惟楚有才"的联墨好戏,展示了传统国学的迷人风采。
我最早接触到他的书法,看到是他的行书,结体稳健,行笔洒脱,翩然有飞动之势,颇具书卷气,有的字略带点徐本一先生的意趣,于众多的作品中跃然而出,还以为他是徐先生的弟子。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他学书,并不专宗一家,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期突现个人风格。这乃是一种志存高远的选择。
永安学书之路几乎伴随着他年轻的人生。他出生在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将军县——红安。他的父亲就是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每逢春节,为乡亲们书写对联就是他父亲大显身手的。

这给幼年的永安以深刻的影响。上小学,他就对写字产生浓厚兴趣,照着课本字描摹成了他的日课。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书法也开始得到教育部门重视了。1983年时读小学五年级的永安,写的一幅毛笔书法作品在黄冈市(原黄冈地区)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奖,得了十元钱的奖金,所在学校也因此受奖一部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这在当地可引起不小的轰动。永安对书法的兴趣也逾加浓厚了。他从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派出所当上一名民警。他的认真细致、机敏干练的作风,使他的工作十分出色。但是,基层民警的紧张忙碌,又夺走了他练字的时间。正当他为此苦恼时,机遇降临于他。省公安厅警笛杂志在全省系统扩招编辑。经过数轮激烈竞争,永安终于胜出。接下来,在湖北省公安厅机关硬笔书法比赛中,他的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得到樊中岳等专家首肯,获一等奖。"郭永安"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省级机关书法家行列。
永安学书从颜、柳入手,这是古今许多书法大家所推许的学书之道。所谓"颜筋柳骨",铁画银钩,中国书法美学讲求"骨力"、"笔力"。前人论王羲之书"力屈万夫"、颜真卿书"笔力千钧",即是强调"力"的美学价值。

正是由于永安之书,以颜柳筑其基,又长期以二王为法乳,且于米芾等宋四家钻研较深,故既能笔力雄肆,气势夺人,又洒脱浪漫,温良蕴藉。
书如其人。一个艺术家的胸怀、气质、气度,或多或少都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永安的书法,是他人生际遇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他长期从事基层公安工作。工作的果敢决断和快节奏造就了他豪爽、痛快、大气的行事风格和细致、认真的良好作风。和永安相交,感到的是一种真诚直率的痛快;观永安作书,也常有痛快淋漓之感。一次,我们同到武穴去作书法交流,当时永安未带笔,他便随手抓起一支牛角提笔,大大小小接连写了五六张,大字小字一笔到底,连正文带落款,纵横驰骋,一挥而就,且内容款式各不相同,引得当地几位同道连连叫好,永安也得到一写为快的满足。
痛快的背后其实是痛苦的磨练。古人云:"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碇,不作张芝作索靖。"说明不下一番临池苦功,仅凭小聪明,是难成大器的。古人又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是说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练好"字外功"。永安将功夫与悟性结合,注重眼力与手头功夫训练。研习王羲之圣教序,他除了学习笔法,更着重于体势、结构和意态的把握,

从中领悟轻重、徐疾、纵敛、险夷、燥润等关系。创作中,把传统技法与现代意识结合,在结构、章法上大胆创新,强化了视觉冲击力。
永安的书法艺术提高与他的书法活动是分不开的。自担任书协省直分会副秘书长后,他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到组织各种书法活动中去了。一年多时间,"湖北省直书法家走进……"系列活动达30多次,其间的困难、辛劳难与人道。他的热心服务、周到安排,赢得人们的赞誉。这些活动也使他的组织能力和书法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提高。
书法,这种被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的精华的艺术,曾经引古今无数有识之士为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永安全身心地投入书法活动,源于他对书法的痴迷与执着。永安是性情中人。他日夕寝卧其间,感悟黑白世界之美妙,吸纳宇宙大化之精华。或遇二三好友,小酌数杯,然后濡墨染翰,则落纸云烟,此时,誉毁无形,荣辱皆忘,其乐无穷。这种人生的艺术,艺术的人生,当是令人羡慕的。
(作者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原副总编辑、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书画印》常务副主编)

其书法植根传统,诸体皆擅。楷书宽博圆润,遒劲端庄,俊秀之中蕴涵文人气息,犹如敦煌写经;隶书厚重高古,不饰雕琢,沉稳之中略带妩媚婉丽,恰似商周旧鼎;行书苍劲奇崛,冷峻天然,严谨之中不失宽松平和,正象达摩说禅;书风清淳守正,气象浑穆,清新自然,雅俗共赏。其作品多次在各类省级书法展览中获奖,并被众多文化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艺术为人民"----中部六省省直机关书协工作论坛





艺 术 简 介
1983年曾获黄冈地区小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2002年曾获湖北省公安厅机关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2006年策划组织"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12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活动,2008年创办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省直分会网站和主编《省直书法家》杂志;先后策划赴长沙、石家庄、合肥等省际书法交流活动;策划组织"纪念建国60周年湖北省直系统书法篆刻作品展"、"东湖墨韵——湖北省直青年十人展"、"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湖北省直系统书法篆刻作品展"、"极目楚天舒——纪念省直分会成立五周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湖北书法艺术节之湖北、河北两省省直交流联展"、"德行天下·共圆中国梦——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艺术为人民——中部六省省直书协工作论坛"等大型书坛活动。2012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2015年被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评为"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其作品先后入选、入展《湖北省"12·4"法制宣传日首届书法展》、《湖北省食品药品安全勤政廉政书画展》、《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荆楚华彩/湖北书画名家作品展"》、《"炎黄子孙情系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书法绘画作品展》、《湖北省暨武汉市庆祝建国90周年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书法作品展》、《第三届全国毛体书法摄影作品展》、《湖北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法作品展》、《纪念武昌首义之光百年艺术展》、《东湖墨韵---湖北省直青年书家十人展》、《第六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首届湖北省书法小品展》、《冀鄂两省省直书法交流联展》、《阳春气象/湖北省楹联书法邀请展》、《首届湖北省榜书作品展》、《第六届湖北省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七届湖北省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八届湖北省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多种省级展览。
曾出任《喜迎十八大、争做廉洁人民警察——湖北省公安系统书法作品展》、《纪念湖北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支队成立1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德行天下·共圆中国梦——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湖北省交通系统书画摄影作品展》、《为"中国梦·新长征"点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诗词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展赛活动的评委。
其书法植根传统,诸体皆擅。楷书圆润挺秀,遒丽端庄,俊迈之中彰涵骨力,犹如敦煌写经;隶书厚重高古,不饰雕琢,沉稳之中略带妩媚婉丽,恰似商周旧鼎;行书苍劲奇崛,冷峻天然,严谨之中不失宽松平和,正象达摩说禅。作品风格清淳守正,气象浑穆,清新自然,雅俗共赏。《人民公安报》、《湖北日报》、《书法报》、《人民网湖北频道》、《新华艺术网》、《湖北画报》、《中华风采人物》、《现代世界警察》、《派出所工作》、《楚天金报》、《武汉晚报》、《党办工作》、《荆楚骄子》、《今日财富》、《鄂东晚报》、《名家典藏》、《书画印》、《省直书法家》、《武汉都市圈》、《河北经济日报》、《红安网》等主流媒体先后专题推介。其作品被湖北省美术馆、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图书馆、曹禺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美国国际书法艺术中心、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家收藏。
本内容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