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世界语"表述 一一评李元博《书法美学解析》之五
发布时间:2017-09-10
中国书法的"世界语"表述 一一评李元博《书法美学解析》之五
作者: 张军
屠呦呦因成功提取到青蒿素的元素成分,使模糊经验性的中草药成为科学形式的分子式而被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李元博先生所著《书法美学解析》在对书法美学的实际阐释方面具有类似的情形,尽管艺术与医药科学有很大的区别,但在思维方式上却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严格地讲,中国书法与中医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是民族性的,可同时也应该是世界性的。就象人类是从家庭、氏族、民族(或国家)再到全人类(世界)一样,国家、民族,相对于世界和全人类,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进行时。尽管人们一直都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这个说法只是从世界性的个别特殊性方面认识问题的。相对于全球和人类,国家、民族究竟是一种有局限性、低一层次的概念。包括中国书法在内的民族性创造和成果只有用全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并被整个人类所明白、所接受,才真正具有了世界意义。
从人类发展历程看,农业社会是保守的经验性的封闭社会,工业化开启的现代社会,特別是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是科学的、开放的、全球一体的互动时代。封闭的农业社会所产生的民族性文明成果必须接受一体化的人类思维的升级进步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全人类的文明成果。象屠呦呦把中药提升为分子式一样,中国书法也只有用人类科学层面的认识加以科学阐释和说明,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而走向世界。
李元博先生所著的《书法美学解析》一书,做的正是这个事情。面对浩翰如烟的传统书论,他拿起黑格尔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武器,客观辩证地进行辨析,使书法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经过人类科学思维方式的洗礼,抛弃掉农业社会封闭、保守的感性经验成分,诸如"自然象本"、"地方天圆"等观点,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内容与形式的哲学高度,从书法产生、发展的客观过程中析理出书法艺术的源泉、书法艺术的本质和规律,人与书法的根本关系等一系列书法美学范畴,从对书法艺术的美学认知和关于书如其人两个基本方面完成了他以人的主体精神与书法的本质内涵以及审美特质为主线的书法美学解析,并形成一整套自成体系又自圆其说的书法美学体系。
李元博书法美学解析的成功实现,完成了他用"世界语"描绘中华文化奇葩一一书法的历史担当,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也标志着当代中国书法美学研究.从零碎经验上升到系统科学层面,这是尤其值得庆幸的。
(作者为陕西省公安厅新闻办副主任、原《陕西公安》杂志主编)
本内容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