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曾光明,笔名曾戈,福建闽侯人。1950年出生于福建屏南,自号侯官山人、屏韵堂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榕城十老”书法艺术沙龙成员。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
曾光明
在“榕城十老”书法艺术沙龙的成员中,1950年出生的曾光明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却也是“草根书家”的典型代表:无师自通,无门无派,博采众长,另辟蹊径。百岁诗书大家、“榕城十老”书法艺术沙龙领军人物赵玉林曾撰诗赞叹曾光明:“振兴文运喧腾里,闽海艺坛书道遒。喜看曾郎挥椽笔,风流倜傥噪吾州。”
日前,记者应约来到西园文化艺术中心,曾光明正砌好一壶香茗,见到记者便快步迎上前来,伸出宽厚有力的手掌,紧紧握住记者的手,爽朗地笑着说:“天热,快请进来,我已备好茶水,坐下边喝边聊。”举手投足间,这位有着18年从军、25年从警经历的老书法家丝毫没有架子,令人如沐春风。
《结缘未必攀名士,交谊何须倚贵人》
“两套服装一支笔”,曾光明常用这句话来概况自己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艺术人生,“一套是军装,一套是警服,书法从未间断”,他把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书法艺术创作之中,取得丰硕的艺术成果。
然而,他始终认为,“把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字写好、写美、写得更有艺术价值,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达成宏愿,他配合并协助西园村创办福建首个村级文化艺术中心,自掏腰包编撰出版书法普及读物免费赠送给学校,坚持参加“文化下基层”数十年义务写春联6000多副,他还独创民间喜闻乐见的“知足常乐”等合体字,追求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尽心弘扬中华民族国粹。
《半亩方塘》
一路走来,曾光明踏实而勤勉。2012年8月,曾光明出版了一本个人书法作品集,没有邀请书坛友人或知名学者为自己配文,而是让大女儿作序、小女儿作跋。电话那头,已经定居澳大利亚的大女儿得知父亲要出书,“有一种想哭的感动”,文中她写下这么一句:“你从容的,平淡的,努力的,乐观的,走着自己的路。无论过去,现在,将来……”
曾光明
11岁沉醉于书法不可自拔,承包军营黑板报
凡是了解曾光明生世的人皆喟叹不已。1950年,他出生于屏南山区,母亲在他3个月的时候撒手人寰,父亲迫于清贫的家境,强忍悲痛将他送给位于闽侯县洪山村的养父母。他自号“侯官山人”,就源自于此。23年后,苦寻他多年的生父与他相逢,这是后话。
这是个偏僻的小山沟,深山老林中,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外人称之为“山厂角”,区域划归闽侯县廷坪乡。在没有通公路的年代,到村里上小学要步行十华里,到乡里上中学要翻山越岭涉水走路四十五华里。站在他家门口呼喊一声,听到的只有大山的回荡声。后来,他随从事会计工作的养父来到建瓯读书。
参军入伍时期的曾光明
曾光明从小就对写字、刻字、吟诗、作联有极大兴趣。11岁,在建瓯县城关上小学四年级时,当时住在城关的福州巷,对面有一家字画店,还不懂书法为何物的他,经常在课余时间,站在门口盯着看。“店里墙壁上挂着很多书法作品,行、草根本看不懂,只记得里面有两幅像小鸟飞翔一般的字,后来才知道那是隶书,特别吸引我,经常一边看,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有几次,曾光明看得入神,竟忘了上课的时间,迟到以后还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
刘禹锡《乌衣巷》
放学到家后,他经常拿木棍在松软的沙地上或溪边的沙滩上练字,甚至拿瓦片把屋后瓜地里的冬瓜、南瓜当作练字的工具。因为字写得好,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从此,当个书法家成为埋藏于心底的梦想。
15岁,曾光明念到初二上了半学期后,经人介绍,他进入养父所在的木工场学木工,从一天6毛工钱的学徒工做起。脑子灵光、学啥会啥的他,一个月后就开始领“师傅”的工资待遇,一天1.2元。再过一年,被人发现他字写得好,就被抽去场里做宣传,负责制作各类海报。当时,不少从上海南下支援福建建设的大学生让曾光明获益良多,美术字、广告色也是在这一时期掌握的。
曾光明曾在汽车二团当兵。
1969年,曾光明应征入伍,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第二团,后历任司机训练队教员、团司令部参谋、军区后勤部助理员等职,在部队一呆就是18年。不变的是,因为熟悉板报宣传技巧,连队的黑板报基本上被他“承包”。“别人写黑板报都是用普通粉笔,我不一样,用的是鲜艳亮眼的广告色,再配合美术字,一看过去就显得美观大方,部队首长就指定让我做。”曾光明笑说。
值得一提的是,曾光明的书法作品首次参加军区书法比赛,就获得了二等奖,这对他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和肯定。
转业到地方,曾光明成为一名警察。
1986年,曾光明转业到福建省公安厅,成了一名警察。25年里,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苍天不负耕耘者,大地总酬勤奋人”,曾光明撰写的这幅自勉联,始终提醒自己在书法艺术的万里跋涉途中不忘初心,勇于攀登艺术高峰。
曾光明生活照
独创“知足常乐”等合体字,欲让民俗艺术登入大雅之堂
经年累月,曾光明的书法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凝重拙朴、自然率真的风格。已故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时任福州霞光画院院长卓斌青曾评价,远观曾光明的作品,遒劲、朴实、厚重、洒脱;近观则有儒雅自然、飘逸灵动的视觉魅力,“使不懂书法者也感觉到其中的如虹气势和古朴之韵”。
不过,曾光明最为人熟知的一面,不仅仅是他在传统书法领域的不懈追求,更多的是来自他首创的多幅“合体字”作品。
“知足常乐”合体字。
中国民间常将一些带有吉祥含义的短语合写为一个字,以祈求吉祥,常见的如“招财进宝”“双喜”“黄金万两”“孔孟好学”“日日有见才”等,称其为“合体字”,深受百姓欢迎而千古流传,也是中国民俗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合体字最大的特点是,共同部首可以共享,多数字没有读音,但都能“顾字思义”“一看即明”, 也是中国文字神奇而又有趣的地方。
2009年,为表达自己临近退休前的心境,曾光明想创作一个“知足常乐”的合体字,鼓励自己开心过好退休后的每一天。前前后后琢磨了有一年,终于在2010年5月8日定稿,后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被媒体关注并报道,随后引起各大媒体、网站跟踪报道和转载,成了“网红”。
《美丽西园》
面对记者,曾光明指着墙上悬挂的“知足常乐”合体字进行解读,眉眼间神采飞扬,至今仍可感受其身上充溢着的创作激情。他说,“知足常乐”四个字有三个“口”,如何共享这三个“口”,成为创作时最大的难点。
经过反复思考,他将“知”字矢下点与“乐”字白头撇共用,知之“口”与足之“口”共享,足之底与常字头共享;繁体乐字右绞丝旁化为“点”与常字宝盖左点共享。此外,为避免知与足合并字的“口”字与常字的“口”雷同,“常”字的“口”巧妙地使用了草书的一点代替。
“知足常乐”合体字以四个大字为主体,另配以精妙的落款,先解其合体字之意,再配清代文人纪晓岚恩师陈伯崖的一幅自勉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整幅作品可谓古今合璧,章法布局合理,书写流畅,毫不生涩扭捏,一时间引起热议。
随后,他创作“合体字”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又接连捧出了“吉祥如意”“宾至如归”“一生平安《福》”“上善若水”“百岁生日《寿》”等合体字,经福建省版权局受理登记获版权保护。
合体字“福”,由“一生平安”组成。
特别是由“一生平安”四个字合写成的《福》字,这是曾光明在2013年春节前创作,向全省人民拜年的吉祥字,成为2013年新春佳节最具特色并最受欢迎的“福”字。其妙在于福字左边的示字旁,看是“示”又是“平”字,而“一口田”却被“一生安”给替代。就这样,一个自然大气、喻意深远的“一生平安”的《福》字,给有福之州和“福”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颇受百姓的喜爱。
但是,业界对他创作“合体字”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合体字应归属民俗文化的范畴,不属于主流书法艺术,名家不屑为之。对此,曾光明也认真进行了一番考证,用事实予以回应。
《作为中国人,写好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字,是天经地义的》
据史料记载,现在人们新婚常用的“囍”,就是王安石面对“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双喜临门,挥毫在红纸上将两个“喜”合写成了一个大大的“囍”字,相传到今而倍受人们的宠爱。另外,相传“日日有见才”也是唐伯虎在明代正德元年间创作的。当年,唐伯虎为了勉励自己每天都能增加一点知识,每天都有一点收获,从而创造了这个组合字。在江南,无论是文人还是商人,都喜欢把这个字剪成门帘挂家里,或做成工艺品馈赠亲朋好友,就是为了讨个彩头。
《做堂正的中国人,写漂亮的中国字》
2012年国庆节期间,为期五天的曾光明的书法艺术展在福州画院开幕。这次个人作品展,曾光明首次将自创的合体字带入展厅,实现了让民俗艺术登入大雅之堂的愿景。
在曾光明看来,艺术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只要老百姓喜欢,就是艺术家的创作目标。他认为,不能说民间的东西都是“俗”的,要知道,“雅”也源于“俗”,如果非要说是“俗”,也不是“俗气”,而是“通俗”。“老百姓一看就懂,一点就通,让大多数人都看得懂,这就是‘通俗’。”曾光明说,艺术作品既要优美高雅,也要通俗易懂,让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欣赏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字艺术,这才叫“雅俗共赏”。
知足常乐,曾光明笑对人生。
自费编撰出版书法普及读物,致力于推广弘扬国粹
“字好人好”,“德艺双馨”,曾光明周围的人总是这么说。
从2007年开始,曾光明根据自己的积累和学习书法的体会,并参考相关资料,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书法知识浅述》一书的编著,并自掏腰包出版。这部书名由赵玉林署签,可作为书法爱好者习书入门的指导书。
翻开书页,有一段特别的“百字前言”,就是以书法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文中写道:
“我只想通过自己学习书法的体会和综合收集的资料,编成这么一本书,能对书法爱好者有一定的实用意义,能为弘扬书法艺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并与大家一道精进,把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字写好、写美、写得更有艺术价值。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2009年9月,曾光明编著的《书法知识浅述》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字数共21万。
全书分为八个章节,从书法基本常识开始讲起,包括汉字书体基本知识、汉字的原理及结体、碑帖与临摹、书法笔墨运用技巧、书法作品创作、落款与钤印、书法作品的欣赏等,分门别类、图文并茂、层层递进,特别是每个章节开篇,为便于识记,还自拟了如诗的顺口溜。
在“书法进校园”活动中,曾光明每去一所学校,就无偿向学校捐赠十本《书法知识浅述》,希望能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在每次活动中,他都现场挥毫泼墨,给学校题赠的书法作品内容都是:“作为中国人,写好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字,是天经地义的事。”
《弘扬正气》
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他义务为老百姓写春联,第一个开笔,最后一个收笔,至今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写了6000多副春联。
2013年10月,全国文明村镇西园村的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放,地点就在西园佳园小区内。这是全省首个村级文化艺术机构,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书画作品随处可见,布置得古色古香,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曾光明对联书法
“因为曾老师为我们西园村提高了文化品位,许多人的家门口在每年春节都贴着他写的春联,只要他在文化艺术中心,我们村民有结婚、乔迁、办喜事等需要他写字,他从不推辞。”一位居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在记者采访时,曾光明还接待了一位来客,对方将曾光明刚刚写给晋安区北峰中学的一幅书法作品取走,该作品会拓在石上形成碑刻,给校园增添一分文雅之气。
曾光明对楹联艺术亦颇有深究。今年4月,曾光明当选为福州市楹联学会会长。他认为,楹联与书法有不解之缘,要当一名合格的书法家必须懂得楹联或撰写楹联。“楹联因书法而彰显,书法因楹联而名世,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映衬,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对联:树影横窗知月上,花香入梦觉春来
“圆美梦,奥运扬威,男团集六将名题金榜;奏凯歌,鹏飞钦翼,旭日解一冰力夺冠军。”这是曾光明为中国男子体操队金牌得主们撰写的一对嵌名联,他不仅嵌入了男子体操队杨威、陈一冰、邹凯、黄旭、肖钦、李小鹏等六位名将的名字,同时体现了中国男子体操队艰苦夺冠的经历。
北京奥运会期间,曾光明受邀为中国51位奥运冠军撰写嵌名联。当作品寄至活动组委会参评后,被授予“中华吟坛题赠嵌名妙手”荣誉称号,获“2008•金镶玉艺术奖”,作品同时收入《中国奥运冠军题赠嵌名大典》。
对于生活,曾光明信奉的是“知足于当下,常乐于人生”。但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他却从来没有知足过,而是把梦想和追求都深深地发于笔端,蕴于心底,寄浩然正气于笔墨之中。
2010年,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他的生活反而更加忙碌。曾光明说:“艺术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传承推广中华艺术,使之发扬光大,是我的初衷。我会与大家一道,一如继往地把这件好事做下去。”
刘禹锡《秋词》
【各方评说】
赵玉林(诗人、书法家)为曾光明的书法展写的一首贺诗曰:“振兴文运喧腾里,闽海艺坛书道遒。喜看曾郎挥椽笔,风流倜傥噪吾州。”
陈奋武(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在曾光明书法展开幕式上讲到:“曾光明,他的作品中有非常质朴的民族的书风,民间的书风,任何艺术来源于生活,只要植耕于生活,艺术才有生命力。他非常认真,一笔一画的,既遵循传统,又没有时下一些少数人的那种浮躁,看不到这种情绪,他的整个作品应该用雅俗共赏来形容比较适合。”
卓斌青(原福建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他因条件限制无缘拜师,只能走自习自悟自通之路,所以毫无拘束,广临古人之帖,学古人之书,集古今之长,补自己之短。几十年来,持之以恒,从未间断地读、临、习、悟。凭悟性、灵感和勤奋,在艺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人们都说他是无师自通,他却说,“这不完全准确,在我的几十年的书法实践中,古人是老师,前人是老师,旁人是老师,书帖是老师,表扬或批评过我的人是老师,甚至连挖苦嘲笑过我的人同样也是我的老师,因为在听取别人挖苦嘲笑中可以领悟到自己的不足,事实上是一种很难得的激励和鞭策。”
封崇长(福建省楹联学会秘书长)根据曾光明曾出《书法知识浅述》一书,以百字书法作品代替前言以及《曾光明书法艺术》专集中有其印章篆刻“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特点,以“光明在前”作藏头,即兴写了一首《曾光明书法展开幕式再赋》:光环闪铄已堂皇,明志曾书百字章;在述无非通八法,前循印语作舟郎。
陈冷月(诗人、书画家):笔走龙蛇有几家,今看曾子展奇葩。草行隶篆金炉火,铸就墨香映紫霞。
蒋捷(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苦功同铸耕耘者,德艺双馨堪属君。合文新创无双韵,左海书坛第一人。
许剑锋(原福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法帖随心情醉墨,行云流水笔生花。
【代表作品】
曾光明无师自通,博采众长,涉猎诸体,篆隶楷行草风格多异,首创中国民间独具特色的合体字“知足常乐”“吉祥如意”“宾至如归”“一生平安福”等,收国家版权保护;编著《书法知识浅述》,首次将楹联创作及书法技巧入编书中;传略及作品入编《中国书画家志》《中国楹联家辞典》《中国楹联年鉴》《中国当代楹联家大观》《中国文艺界名人库》《福建省文艺家辞典》等艺术典藏。
本内容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