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含美学新理念 笔所未到气已吞 一一谈李元博书法艺术实践与美学思想的内在统一(一)
发布时间:2018-05-29
2018年4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50万字的李元博《书法美学解析》一书,作为唯一书法学术著作登上2017年度中国书法“风云榜”。这无疑是书法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件喜事。
在此之前,近百名专家学者会聚古城西安召开专题研讨会,对这一成果表示肯定。认为它第一次用黑格尔哲学思想关照和解析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书法美学认知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法美学新解,艺术哲学宏论”,填补了书法艺术和哲学美学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
近一年来,书法学术界大多在集中关注元博先生在书法美学理论上的建树。事实上,元博先生首先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美学思想来源于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其书法艺术实践孕育了书法美学理论。他近年来创作的书法作品,其实是在美学思想引领下的艺术再现,是他的美学思想与书法艺术内在统一的结果。
识形——从艺术实践中感悟书法之美
李元博先后就职于部队和地方公安政工部门,担任过师新闻干事、团宣传股长、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编辑、兰州军区政治部政工研究室研究员、陕西省军区政治部秘书处长、陕西省安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陕西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公安厅新闻发言人、陕西公安文联主席等职。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对书法艺术有着近乎痴迷的喜爱。从1984年起,他沿着传统路子、下长功夫系统临写历代名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十年如一日,完成了对书法技术的修炼和对书法外在感性形式的真理性认知。
在几十年的苦苦“修行”中,他初临唐颜真卿大楷《多宝塔》《勤礼碑》和《麻姑仙坛记》,从颜真卿的蚕头燕尾和横平竖直中了解写字的点画与结体,掌握楷书的一般规矩(平正);次临孙过庭《书谱》、贺知章《孝经》、张旭《古诗四首》、怀素《自叙帖》《圣母帖》《大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继而又临颜真卿《争座位》《祭侄稿》,进而再临王義之《十七帖》、怀仁从王義之书法中集字之《圣教序》等大量行草碑帖,从中发现了平正之美在行草书中的运用变化及基础性地位。此后,他又反回来临写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等小楷,由行草之狂动复归小楷之平静,形成了一个"初求平正后追险绝复归平正的静一一动一一静的循环过程。其临习用功之深,不仅点画精到,结体稳实,且凡临之帖皆可达到"察之者精,拟之者似"的高境界,从笔画摹拟中增强了书写的手上记忆与功力。
对书法家而言,临习古帖,做到"察之者精,拟之者似",从临习中学习掌握一般的技法并形成一定的手上记忆,是最基础的一环。这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的感性掌握,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只是一般书家到此为止,而李元博进一步结合书论学习,给予书法艺术以哲学追问,从中理性地分析和把握了书法技术的基本要素及其组合为整体的科学方法,得到书法之美的感性认知。
为了对书法的艺术之美有深切的感悟,他下功夫学习前人的"双钩双苞"悬腕执笔方法,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体会到这种方法举可以生飘柔之状,落可成稳实之形,执使转用,勒描画刷,能够以不同动作从不同角度尽情展示毛笔的性能,形成与自由心灵相对应的千姿百态,较之单钩单苞优势明显。
元博先生把结体和用笔看成是书法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在临习和书写过程中,重点把握分立的点画(永字八法)的书写以及把分立的点画统一为整体的个字,再把握由个字统一起来的整一性的书法作品的全部动作,其中包括入笔与出笔、藏锋与露锋、中锋与侧锋这些最直观的辩证施用和使转用的动作要领,掌握书法实用技术的现实内容。在临习先贤名帖中,他从最简单的入笔或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藏锋,或单入直出的露锋练起,悉心揣摸形成书法技术规范的本质含义。从卫夫人《笔阵图》、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颜真卿《述张长史书法十二意》及《永字八法》中,他看到可以产生美的书法,都是由平横、直竖、左撇、右捺、平折、竖钩一类的点画使转进入的,笔画的藏头护尾、中锋用笔、逆势行笔等等,亦包含其中。正因为他掌握了这些书法技巧,创作的作品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崖坠石、折如陆断犀象、竖如万岁枯藤、平外折如崩浪雷奔、平内钩如劲努筋节,显现出书法独特的艺术之美。由此,他感悟到书法外在的形体美,乃是黑格尔概括的自然外在的抽象因素一一平衡对称、整齐一律,规律、和谐,是空间上的形式和时间上的旋律时空因素的辩证统一。
30多年来,他耐住寂寞,守护宁静,只参加与其职业、职务相关的书法艺术活动,作品先后入选由中国书协参与主办的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获全国公安民警书法大赛一等奖,并于2012年初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
他虽然得到锺明善、吳三大、雷珍民等前辈的指点,与陈扶军、迪高亮、薛养贤、吳振峰、史星文、刘思凱等书道同仁密切交流,但始终未曾拜师求艺,而是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刻苦临习和对书法理论的哲学思考,独立地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未完待续)
李元博先生部分作品赏析:
本内容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