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爱的公益心 ———记张家口书画院国画组组长张云
发布时间:2019-02-27
缘分
大雪纷飞的早晨,我见到了张云老人。满头银发但眼睛炯炯有神,听着老人细声细语但字正腔圆的语音,直觉告诉我---老人应该不是本地人。
“我确实不是张家口本地人,可你问我是哪儿的人,我也说不清了。”老人笑着回答我。
上世纪三十年代,张云出生在北京门头沟的山区里,父亲是晋察冀边区根据地的干部,直到1949年,她才跟着父亲一起来到刚刚解放的张家口。为了上学,她给自己改小了三岁,在张家口一直读书到高中毕业。这是张云第一次与张家口结缘。
高中毕业后,父亲工作调回了北京,她也进入北京一家单位工作。因为勤奋好学,又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她得到了在中国人民大学半脱产学习的机会。毕业后的她本可以留在北京继续工作,但她坚持去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
“我老伴是我在上大学期间认识的,他在中央民族学院(即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包头市的一个中学,我惦记他有肺结核,身体不好,所以坚持向组织申请,也去了包头。这一呆就18年。”张云说。
这是张云第二次与张家口结缘,因为老伴的父母是张家口人。在包头的那些年,日子很苦,当时的包头市还十分不发达,为了照顾老伴,张云把两女一儿送回了张家口,交给公婆抚养。1982年落实政策,张云放弃了回北京和父母姐妹团聚、过舒适的生活,而选择了跟老伴一起回张家口工作,和孩子们在一起,直到今天。
“我们这代人,不怕吃苦,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哪里艰苦去哪里,所以对我来说,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不管曾经的生活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在张云老人眼里似乎就这样云淡风轻的过去了。
1993年,张云退休。跟很多老年人一起打太极拳、练气功,但是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她还是想找一个“安静的活动”,于是她走进了张家口市老年大学,成为了首批学员之一。
“当时我们那个学习呀,跟闹着玩似的,只有一个班,常来上课的人不到20个,老师们国画、书法什么都教,讲什么我们就听什么,反正也什么都不会。那时候从听故事开始,听着听着才开始跟着描字帖、拿画笔,才知道自己要画国画了。”说起当年的事,老人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直到2000年前后,因为发展快、学员越来越多,市老年大学开始单独设置国画班、书法班、写作班等课程,张云喜欢静,就一直在国画班学习。她说:“断断续续的,学了近二十年,中间有事不能完整学习的时候,我就自己买书、看电视,在家自学。”
渐渐地,张云越画越好,也就有了参赛、参展的想法。从最开始的非正规展览到半专业水准的比赛,从全市的小比赛到全省、乃至全国的正规大赛、展览,她获的奖状、证书多得家里放不下,只好放进了地下室。对荣誉,老人十分不以为然,她真正在乎的是---“学会、学好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心,更重要的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小力量。”
从去年开始,张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张家口书画院,热心的她主动担任起国画组的组长,她不仅严格要求大家要每周带着作品来,而且以身作则、自己也每周都有新作品。“不管水平怎么样,大家都要坚持画下去,大家一起探讨、研究,就会有提高。”
精神
“真实的年龄,我今年87岁,在张家口生活的时间占了我生命的一半以上,我更加觉得应该尽己所能为这里贡献点力量!”张云说。
从2000年开始,张云与南梅山、孙珍、成秀英、丁秀兰等10余位老年大学国画班的同学一起走进了桥西区营城子社区,在社区的活动室里为居民画画、教喜欢书画的居民一些基础知识,受到居民们的欢迎。渐渐地,每周两次的固定活动时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附近其他社区的居民也纷纷赶来参加活动。于是张云又带领这支志愿服务小队的成员们陆续走进了蒙古营、大镜门、长方沟等多个社区和市图书馆等单位,不仅普及书画知识等传统文化,而且配合社区、单位进行义务宣传,赢得各社区、单位和居民们的赞誉。
这些年里,除了在市老年大学上课,张云坚持每天至少三个小时的练习,提高自己技能。画画得好、人又热心,张云的人气也越来越高。桥西区老年大学邀请她去教课,她不但分文不收,而且带领市老年大学一些画得好的同学们参与了两幅国画长卷的集体创作,“两幅长卷,一幅12米、另一幅17米,画好之后两幅画都被桥西区收藏了,我们都觉得很自豪。”
“桥西区老年大学活动很多,经常有走进乡村、走进社区的宣传活动,我很喜欢,只要能去,我一定要参加,我还荣获了一个‘优秀志愿者’的奖杯呢!”说到兴奋处,老人提高了嗓门,颇有一点声如洪钟的意思。
充满正能量的晚年生活不仅让张云收获了快乐,也收获了健康。身患糖尿病近二十年,她的身体一直很好,病情稳定。志愿小队的队员们大部分也都年过八旬,大家一起互相帮扶、鼓励,以满腔热情活跃在公益道路上。书画院里一些六十多岁、七十多岁的“年轻老人”受到他们的感染,也踊跃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毛笔画出一颗颗充满爱的公益心。
本内容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