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龙老师解读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传统绘画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追求物象的真实,西方绘画是似对物象真实的描摹为目的,追求超越真实的精神境界,中国画是通过意象布置的和谐意思,不以表面上描述为重,注重对客观世界的深入体悟,构成一种至高的境界 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通过绘画作品可以看出画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艺术境界,使观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心灵上受到感染,绘画的意境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大画家石涛说:“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这“不似之似”便是在总结前人关心形神关系的美学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而成为中国画家遵循的法则。中国画不仅有形,而且含有意。“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立象尽意。 象是客观的,具象的存在物,是写实的,而追求“不似之似似之”。不似是手段,目的在“似”。是在掌握形似之后的一种“意象的变形”。这种变形意在抒情和表现人生,目的是“得似,神似,得意,传情”,因此黄宾虹说:“不似之似,乃为真似”。 齐白石也指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也,太似则媚俗。”画家只有大胆创作,倾注内心之真实感受,吐心中之逸气,主观演绎,使胸中丘壑跃然纸上,营造出一种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画中意境,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画的意境美还在于动静相生,虚实相生,就中国绘画而言,在对社会理想人格塑造,在把绘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的同时,也为绘画创作塑造了带有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品质,则实现了有限的个体心灵与宇宙生命节奏的审美交融,从而为中国的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广阔的创造空间 动和静、虚和实本是两对矛盾体,表现在绘画作品中,则是意境美构成的主要因素和表现方式,两者如果相辅相成,完美统一,彰显笔情墨趣,就能达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中国画很注重空白。空白可能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中国书家也讲空白,要求计白当黑。注重空间的布置与处理,以虚代实,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 中国画构图对表现意境尤为重要,以“简”为尚,在极为有限的形象选择中,体现作者精心的构思,通过对细节的刻画,突出主题意境美。绘画艺术“计白当黑”,绘画创作在注重墨色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空白的价值及其运用。用空白来突出主题,使主题更加鲜明,“计白当黑,黑白互依”,便是虚实结合这一美学原则的具体运用。有墨处重要,无墨处同样重要,“黑”与“白”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给欣赏者在自然与人情结合的境界中获得无限遐想 中国画的意境美在于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由意境的主客统一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意境产生的必要条件,客观景物的美,经过画家主观思想感情的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 意境的产生不仅增强了中国画艺术的魅力与神圣,而且也反映出艺术家的聪明智慧和才能。中国绘画艺术所体现的审美结构和表现形式也正是这种母体文化的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就是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止,但意不穷。中国画就是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 中国画讲“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形神兼备”。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绘画风格,主张中国画的意境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当然这些都是中国画的传统,传统必须要有人继承,但也需要有人在传统的基础上更新,更须要有人去打破。 无诗不能成画,无画不能为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创作中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也里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的美学追求的一种见解。诗也好,画也好,品察万物,均以抒情达意为主。诗丰富了画的内涵,提高了画的境界。诗情画意成为中国画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画家在画上只题穷款,只写年号和名字,有的可能根本就不会写诗,比如我。还有的就是具有当代意识,感觉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就能与观者产生共鸣,这也是一种境界,我本人很赞赏后者,美丽而真实的画面就是最美的诗,这可能要被很多人骂了,骂我的山水没有传统,其实不管是传统技法还是当代技巧都是为画面服务。 意境的表现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是个极普遍的现象。诗词歌赋中可谓比比皆是。山水画中更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意境就是山水画的灵魂 那就再简单说说山水画的意境。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西方风景画有所不同,任何一个中国人或西方人,都会意识到中国山水画具有与西方风景画完全不同的品格与意味。意境是一切艺术的中心之中心。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 李可染说过:“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 ‘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李可染还更明确认为“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即“内容上,客观美的精粹集中,与人的精神境界融和,经过高度意匠加工成为艺术,最高境界是神韵。意境的表现无疑是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从古典意境的表现还可以生发出若干观念。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也里中国传统绘画最有民族特色的审美准则,是形神,虚实,动静的和谐统一,中国画不论山水、人物、花鸟都特别注重表现对象的意境 - 当代一些注重写实的画家也出了很多优秀的山水作品,用写实的手法创造出美丽的意境,他们的作品以能更真实的表现自然为目的,有人说写实了就不是中国画了,我真的不同意这种观点,传统有传统的美,写实有写实的美,有的从传统走来,有的触入了西洋画的理念,各有千秋,绝不能拿中国传统的东西去品评具有西洋画理念的作品,更不能拿西洋画的理念去比较传统的中国画,他们各有所长,互不冲突。其实中国传统绘画也是努力向写实靠拢的。 当然还有抽象意味的山水,有以笔墨为中心的山水,这些山水画又是一种境界,他们有的是刻意造出美丽的画境,有的不以造境为手段,其目的是传达个人的主观心绪与精神情感,他们来源于传统,从传统中走出来。但有些老艺术家很反对,其实我个人觉得,时间在向前走,艺术也要进步,所以还是要走出来,走远了也许不是坏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样性总比千画一样强。最后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绝不能抱着传统不前,要吸取传统经验,大胆的往前走。你的画面是美的,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你画的山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一定没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