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公安书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福建电視台专訪曾光明解读藝術与公益

时间:2016-10-26 10:20:43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福建电視台专訪曾光明解读藝術与公益




 

在拍摄曾光明《八闽正能量》的采访中,鉴于他近年来做了许多公益的事,所以我们的採訪侧重让曾老师就“艺术与公益”作为主题谈他的见解,但由于专题片时间上有局限,未能完整地将曾老师的发言和见解全盘採编。所以,我们特约曾老师,让他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谈谈艺术与公益。


 


 


 

谈到艺术,曾光明说:“藝術包括的範圍很廣,如建筑、雕塑、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還有影視等都是藝术,各門类都有其成名的藝術家。但对藝術家的道德行為規範都是一樣的,都要求艺术家做到徳藝双馨,才能成為人们所喜歡的藝術家。”


 


 


 

任何门类的艺术成果都是有价值的,都可以用其成果換來社會效益和经济效益。

    藝術家要敬天愛人,每一个做从事艺术的人都要遵循中国文化敬天爱人的理念,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通过自己的善举回报社会,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充分发揮自己的䏻量,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首先,曾光明对我们当前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正能量的不断提升而感到欣慰。

    什么是公益?如何做公益?


 


 

曾老師说,“公益是公共利益的简称,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大多公益活动几乎都是由单位,学校或企业家等各个场所组织的。其内容包括社区服務,社科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會援助,社会治安,青年服务,慈善活動,社团活動,專業服務,文化活动,以及具体到义务植树,义务大扫除,愛心献血,捐款捐物、爱心助学、关爱失独,幫助残疾,等等,都是很常见很好的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旨在献一份爱心,給一份帮助,让社会或某群体及个人得到一份希望和一份收获。但是,在生活中,公益似乎有点被格式化了,人们都以为公益就是拿钱捐资捐物,或是前往偏远的灾区,或是走向穷困的家庭,或是走近残疾人身边。其实,公益形式可以多样性,不完全非要跟钱和物质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是超越物质的。一次巨额的捐助固然令人感动,但公益不只是募捐金钱,还可以通过对需要帮助的群体进行精神方面的鼓励与支持,通过艺术、摄影和录像等方式,将平时不为人知的人群推入公众视线,让大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需要的关注,这是艺术可以做到的事情。可用我们的艺术作为媒介,提升残障人士的精神生活品质,去挖掘、发展他们在绘画、书法、摄影等其它方面的艺术才能和技术才能,这些都可以是金钱与物质帮扶之外的形式。”
 


 


 

在谈到邀約艺术家出場做公益时,曾光明说:“做公益与付給艺术家适当的出場费沒有矛盾。公益是組織方或出资贊助方付出適當的費用而力求獲得一定社會效益的舉動,給参与公益的藝術家以適當的報酬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公益組織方在活動费预算时不计入这方面的費用是对艺术家的不尊重,不能认為艺术家收取出場費就不是公益。作为书法家能出场并認真創作就是對公益最好的支持,因為他們原本就沒有這个义务,完全是凭着他們對公益慈善事業的一片愛心。”


 


 


 

 


 


 


 

艺术与公益两者联姻,互相帮助,相互支持,扩大影响,不仅只是产生一种正能量,提升公益的品位,同時将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曾老师谈了两个方面的见解:

“一是,藝術要融入社會,许多公益性的活动需要艺术家付出努力。

    要让更多艺术界人士都來支持公益。将艺术与真、善、美汇聚在一起,让艺术产生更大的价值和力量,去改变社会的点滴,打造美丽的社会。

艺术家要融入社會,贴近生活,努力去捕捉和发现蕴藏其中的所有美好,并把它们表现出来。从而使自己的作品获得精神底蕴和文化气质。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需求,从而凝聚人心,并融入文艺发展的大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一部好的作品,首先是要满足广大民众的喜好,这里除了精神层面的需求,还包括视觉上的愉悦,既要通俗易懂,又不低俗矫情,从中给人一种正能量。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处理好艺术与公益的关系,使之和谐相长也是非常正常的话题。艺术家追求合理的收入无可厚非,然而,社会责任感也是我们从艺人必备的素质。生活中有许多公益性的活动需要艺术家无私的奉献,艺术家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事实上,艺术家在通过做社会公益的同时也极大地宣传和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最终达到两个效益的统一。

    艺术家没有娴熟的功底和创作激情,也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所以,艺术家要跳出功利的藩篱,沉下心来,不断探索提高表现手法和文化修养,才能满足作品的需要,多出精品和大作。从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力量和源泉,发现美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鼓舞人心的作品奉献给社会,獻給公益事業。

    艺术家要做到德艺双馨,要把艺术看成自己的生命,不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铜臭味。要关心社会,多做善事。多年来,我看到我们的书画家朋友积极参加赈灾等公益的、慈善的事业,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的大多数艺术家都已尽了自己的努力。”


 


 


 


 

“二是,社會要培育藝術,公益人士乃至全社会要关心和培育艺术。 

    要让更多的公益界人士、全社会包括党政机关更多地关注和培育艺术。使我們的藝術团体或个人能够健康的成長。

首先,要扶持青少年艺术人才。不可否认,众多青少年艺术人才仍处在社会的幽暗角落,这需要更多的平台去关注他们。所以,要重视对青少年艺术的培养。青少年是未来艺术的后备军,甚至是将来文化兴国的主力军。要全社会给予关心和支持培养,集合多方资源打造培养青少年艺术人才的成长,要搭建平台,发现挖掘并力推新人新作,不遗余力地为青少年艺术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与机会,寻找书画、艺坛的新生力量。

其次,各级包括政府要对社会艺术团体包括老年艺术机构以及民间社团、艺术家个人给予支持与帮扶。当下,许多艺术机构以及民间艺术家,如省老艺协以及近年成长起来的书画院等文化艺术机构,他们在没有外界(包括政府)给予任何支持和上级布置任务的情况下,凭着他们自己的一顆良心,怀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和对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份情感,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特长,做了很多政府没做的事,并且紧跟政治,配合形势,与时俱进发挥了很大的正能量。所以,对于他们,真的不能把他们当工具使唤,“只挤奶而不喂草”。对艺术的支持投入和扶持本身也是一項大公益,这种扶持包括资金上的投入,精神上的鼓励,物资上的支持以及创造并改善艺术家的工作创作环境等。当下,已有一些企业家、社区、乡村看到了文化的重要,专门到整合资源、免费提供场地,有的拨付适当经费支持扶持文化事业。如:晋安区新店镇政府就免費為福建省海峽百姓书画院提供活動場所,該鎭的西园村,把村的文化建設列入议事日程,免費提供場所特聘藝術家做文化。即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为村镇做了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正能量。同時又為藝術家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也促进了艺术家為村民做公益,并方便了老百姓包括民俗文化方面的需求。這是一件双贏甚至多方受益的事,是一個较完美的支持艺术的公益行為,很值得推廣的一種模式。”


 


 


 

    最后,曾老師用两句话概括了公益与艺术联姻的前景:

      让艺术搭上公益的列車,艺术將走得更远,

      让公益插上艺术的翅膀,公益会飞得更高。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