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翰
【林成翰艺术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画院原副院长、辽宁省文史馆馆员、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名誉馆长、民盟大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大连市群众艺术馆从事群众美术辅导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画作者,使大连市年画创作队伍在全国异军突起。当选为辽宁省年画研究会副会长,第六届全国美展辽宁省评选委员会委员。
自1976年至1988年创作年画、连环画、宣传画百余幅、其中四十余幅年画作品在全国出版发行。1985年作品《叔叔夸我好孩子》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荣获第三届全国年画二等奖、并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987年参加全国首届年画创作研究班,作品《儿子的心声》入选第四届全国年画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专攻中国人物、花鸟画创作,特别以画鸡著称于当代中国画坛。1990年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百鸡图》长卷被大连市政府捐赠亚运会组委会。1993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晚会上展示作品《百吉迎春》并向国内外观众拜年。在1993年和2005年中央电视台正月十五《全国文学艺术界百花迎春文艺晚会》上现场挥毫。
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日本现代美术馆、台湾中山纪念堂、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举办个人画展。
著有《中国当代美术家·林成翰》、《中国近现代名家·林成翰作品精选》、《林成翰的艺术世界》等绘画理论与技法教材十余部。
《尊者》中国美术馆收藏
雄鸡高歌廿四载——林成翰再上春晚
上世纪80年代,林成翰开始主攻花鸟,尤以画鸡见长。1990年,凭借中国第一部《百鸡图》长卷蜚声画坛,愧得“鸡王”雅号,受藏家追捧至今。
1993年恰逢农历鸡年,林成翰凭借巨幅《百鸡图》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著名画家卢光照,侯一民,韩美林一起,代表中国书画家向海内外炎黄子孙送上祝福!
2005年,再逢农历鸡年!林成翰受邀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与刘大为,冯远,王明明,杨立舟,王培东先生一起即兴创作《五德图》,向全国文艺工作者献上祝福!
2017年,林成翰第三次喜逢农历鸡年!在中央数字书画频道举办的《大美之春》春节联欢晚会,同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李铎,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刘文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名誉院长龙瑞,副院长卢禹舜,张江舟,李宝林、著名画家陈光健、郭石夫、林容生、詹庚西、谢志高、苗重安一起担任嘉宾,现场创作,向全国人民拜年!
林成翰画鸡
在新的世纪,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如何继承并宏扬中华民族的绘画艺术,显然十分重要,为此,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大连的林成翰先生多年以来,专于画鸡,享有盛名。他以自己甘于寂寞,肯于奉献,不断求新求变的创作实践,应合了时代的呼唤,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最近再次看到他画的鸡,很出色,美术界有如此的收获,令人感到欣慰。经过数十年的艺术探索,成翰先生在写意花鸟画的创新上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值此画册出版之际,谈一谈我的看法并表示祝贺,以之为序。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林成翰国画作品展)接受采访
为什么而画?从来就有不同的回答,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对于绘画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就会有不同的取向和偏爱,这是很正常的。欣赏成翰的作品,我们在欣赏雄鸡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获得美的享受之余,还会感受到其间蕴涵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他的艺术个性和他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表现。这体现出他高尚的审美追求,做人需要这种素养和胸怀,要向高层次高境界追求。《韩诗外传》云鸡有五德:“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这种比喻表明了审美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如何表现?会因人而异。画家的艺术修养实质上是审美修养,这是我首先要谈的。
《第三者》
其次,纵观成翰画鸡的变化过程,我注意到:作为表现客体的鸡,随着主体的感受而变化,主客体相融,客体并未异化。创新即是变化,与他人或与自己比照。变化来自于画家的感受,造型、笔墨、色彩、构图、款识等外在形式的变化,只是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根据。变化还与画家对形神、似与不似等问题的认识有关。由于林成翰先生在审美理想上的变化,使他近期的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比以往更提炼、更丰满。他的作品说明形即是神,神即是形;无形之神,谁人曾见?对他而言有两事不易处理:一是化俗为雅;二是化实为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要求对鸡这一表现对象有全面的、历史的、文化的把握,后者要求表现鸡的各种神情,不是一般概念化的形象,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升华的艺术形象。
《大吉富贵》
我以为艺术表现含蓄而准确并不矛盾。韵味生自动静之间,活而不呆,便要有夸张、有衬托、有对比,有淡化,这亦是视觉艺术自身的要求,艺术形象因此而高于生活。我欣赏成翰的作品的地方是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严谨而又大胆的创作态度。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达到了心手相应,物我合一的境界,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我们知道,画得多,想得多,熟能生巧,先能而后神。这个道理虽然是老生常谈,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很难成事。对艺术家而言,天人合一不是玄谈,画鸡可能就是成翰达到天人合一艺术境界的中介,在他塑造的金鸡艺术形象中包含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的情感,从而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令人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
《报春图》
我以为书法用笔是成翰在表现技法上的一个特色,他用得活,自然而不露痕迹。不是玩弄笔墨技巧,而是为了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让大家可以欣赏,符合了民族的审美趣味和习惯。他在画鸡过程中所展现的精湛技巧,得力于对传统技法的继承,更得力于写生,是在生活的滋养下,在反复磨练中日益完善起来的。艺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往往会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某种突破并给予我们启发。我想:大家看了这本画册定会各有体会。
《一唱雄鸡天下白》
成翰先生塑造的金鸡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雅俗共赏的魅力。他笔下的金鸡形象渐渐形成有个性的“艺术符号”,为人们接受并认可。我愿他画得更好,为人们带来吉祥和祝福,带来更丰厚的美的享受。 同时,希望他更多参予中外文化交流,为继承并宏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绘画艺术而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刘大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林成翰陪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参观(林成翰国画作品展)
名家点评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林成翰先生的画是对生活的颂扬,是对生命的赞美,这使我们看了以后感到有一种精神的力量。这种审美取向,使他的作品气势雄浑,有一种阳刚之美,显示出民族绘画艺术的伟大精神。
古往今来画鸡的不少,林成翰先生可谓是在小题材上写出了大文章。为什么这样讲呢?原因在于,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既能看到传统的精髓也看到了现代的创新。林成翰先生的画既有古趣又有新意,表现方法丰富,风格又统一。近年来,他画鸡更多以大写意画鸡,显得老辣苍劲,由原创艺术向个性张扬的符号艺术转化。
《五德图》
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斋名报晓,君起独早,五德尚信,争分计秒,宫庭珍禽,宋人尽巧,今之画师,家鸡为宝,飞鸣啄食,与人相好,莫厌鸡虫,但求食饱,人性固然,袭击骚扰,林君画鸡,鸡也有道,阔笔写意,不务夭矫,相呼可喜,斗亦易了,生态平衡,应及虫鸟,新二千年,放眼环保。诗题林成翰画鸡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林成翰水墨艺术展”中的近百幅作品,我几乎每幅不落地看了一遍。大的作品挺有气势,小的作品很耐看。我觉得《晌午》格外的好,无论从造型,还是笔墨上都有新意,挺难得。《晨烟小雾》也很好,印象比较深,其影子处理的很妙,“舍形脱影”,正如徐谓的作品,很多是影子而不是画,其实画面就是取一个大关系,令人叹服。《勇者胜》很生动,通过笔墨的变化,寥寥数笔,把斗鸡时的形态和气氛准确传神地表现了出来,而且很见笔墨功夫,其落款签名的位置和笔势都很到位,是一幅难得的佳作。《听雨》构图完整,巨幅大作《吉居图》远看效果很好,有气魄。《慎步》、《风归》笔墨格外讲究;《伺机》蛮有趣味。《眺》很耐看,非常好,这幅画可单独写文章,值得认真分析研究。
《戏鸡图》
刘曦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理论研究部主任)
林成翰先生是一位很执着的艺术家。对他的作品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最喜欢的是《晨烟小雾》,用淡墨来表现整个画面,他不仅表达了晨雾时群鸡初醒的状态,同时这幅画还含有禅机,有“南宗”的顿悟,是灵感的火花。这种作品也并非完全偶然,也是林成翰先生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必然结果,我之所以特别喜欢这幅画,因为它有一种灵动的气息和独特的思维,如果一个艺术家能有几件这样的作品,那是非常令人赞叹的!
李松:(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著名美术评论家)
现在画鸡的人真是不少,能达到一种比较高的文化品位者,还真不多,林成翰先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林成翰先生的作品,笔墨运用的很灵动、很到位、很轻松、很潇洒、很成功,并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也跟他的文化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此外,林成翰先生对所表现对象——“鸡”的观察与理解,也与众不同,古代贤哲曾讲:鸡有“五德”,林成翰先生在深切体会这“五德”的基础上,把“鸡”不是当成一般的家禽来看待,而是将它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来表现,并在画中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思想情感,赋予了“鸡”的人性品格。
《司晨图》
郭怡宗:(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林成翰先生画鸡画得好,早在1990年他的第一幅《百鸡图》长卷就得到了黄胄先生的好评:造型准,笔墨活。
欣赏林成翰先生的作品,不难看到所含思想文化的内涵,一幅画如果没有寄托,就会空洞。成翰先生画鸡,他是把鸡作为抒发和表达自己意念情趣的媒体,观者则是沿着他表达的生机勃勃的形象所提示的方向去体会更深层的内蕴。
范曾:(著名画家)
昔年于京丰作画,东北大汉林兄成翰至示《百鸡图》,用笔淋漓,神韵天授,信为高手,兄笔下百鸡,不唯仪态万端,并且笔墨风动,虽古之崔白、林良无以过。
《百尺凌云日》
黄胄:(著名画家)
专门画鸡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还没有,能专门研究画鸡很可贵,鸡很平常,老少皆知,又非常熟悉,能把鸡画好很不容易,多数画得很俗气,具我所知《百鸡图》可算你是画了第一部,填补了古今画坛上的空白。《百鸡图》中的一百只鸡画的结构好、笔墨活、造型准。我看不一定非画一百只,也可以画成一百单八将嘛。
关山月:(著名画家)
这幅《百鸡图》很生动。四十多米的长卷刻划了一百零八只栩栩如生,各具神态的鸡,并把他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息规律贯穿在一张纸上,疏密关系上处理得当,动静布局处理合理,墨色深浅搭配很到位,所以看过后全卷画面动感很强,虽然每只鸡画的都很生动,但整体上是统一的,画到这样实在不容易。让我在上面题字,实在不敢动笔。
《梅雪争春》
陈大羽:(著名画家)
好啊!鸡是被你画活啦,很多动作是不容易捕捉到的,很生动。笔墨功夫也很好,公鸡、母鸡的神态、性格刻划的都不错,可以做为绘画教材,值得画家来研究、临摹学习,不少画家花草画的挺好,可画面上的鸡就很俗气,呆板,你能把鸡画到这一步,很不容易。
娄师白:(北京画院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入室弟子)
林成翰先生的鸡画得很好,很有特色,我很喜欢。他笔底下的鸡画的非常有个性。虽然有的“鸡”有些抽象,但创作精神是很突出的,主题是明确的,有自己的风格。一幅画要做到既能让人看明白,又不失艺术格调,这就难能可贵,林先生对鸡的个性以及鸡的各种姿态,各种瞬间都能把握得恰到好处、表现的淋漓尽致,非常难得。
《铁干冰姿》
王绪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辽宁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
第一,这次展览展出了林成翰先生画鸡题材的作品近百幅,而且是各有各的内容,各有各的意境。不单形式丰富,内涵也相当考究。同时从“鸡”的形态和神韵中传达出了“人”的情绪和画家的感情,画得很深入,能画到这种境界,非常难得。
第二,林成翰先生的作品在笔墨上发挥的比较好。这些画作中的“鸡”除了造型准确、生动、传神以外,其笔法活跃,墨法丰富,干湿变化多样、浓淡处理到位,充分地发挥了中国笔墨的表现力与冲击力,与其他画家的“鸡”相比,可谓独树一帜。
董辰生:(第二、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原《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美术编辑)
我看了“林成翰水墨艺术展”之后,印象十分深刻。他的画气势很大。远看气势,近看取质。他画的鸡虽然是大写意手法,但笔墨简约、内涵丰富、以质取胜。他的画,尤其是大幅巨制看了以后感到很过瘾。因为很多画家画鸡大多都画中小幅,画巨幅者比较少见。恰恰林成翰先生的巨幅作品气势更胜一筹,其笔墨饱满、造型准确,生动传神。
从林成翰先生的作品中,给我们传达出了这样一种信息,就是画家把“鸡”的一些优点与长处,纳入了创作的意识中。画家没有把鸡看成是一种平常的家禽或盘中的美味,而是把鸡提高到精神的品位予以升华,使人以鸡的优点、品德来教育,激励自己。比如成语中的“闻鸡起舞”,就比喻人的勤奋;“鸡”还是黎明的代言词,因为它在呼唤光明,还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警句内涵。
画家通过画面把“鸡”的“人文精神”,转达给更多的人,使画家与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从而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得以提升,这或许也就是画家画鸡的精神写照吧。
《岁寒不凋》
林成翰参加中央【书画频道】《一日一画》节目
2016年底到2017年初,在鸡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央【书画频道】《一日一画》专栏特别邀请以画鸡见长的林成翰老先生,讲授他几十年研究和探索如何画鸡,以及如何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把鸡画好,由浅入深地将《术有专攻》《羽族之首》《能然后神》《写意花鸟》《不破不立》《以形写神》《笔墨之道》《感悟生命》《意象符号》《心物相通》《以气贯之》等绘画理论融汇到十五堂讲座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