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公安书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苏天赐先生油画作品赏析

时间:2017-09-01 10:16:09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苏天赐先生油画作品赏析

 

苏天赐(1922—2006),广东省阳江人,自幼喜欢画画,1937年考入广东省省立两阳中学,参加县立民众教育馆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出墙报、画壁画,初步发挥出绘画才能。1943年5月初,苏天赐考进重庆国立艺专,师从林风眠教授。1945年10月,国立杭州艺专在西湖原址复学。苏天赐进入林风眠画室学习并于第二年毕业。1946年毕业并任教广东省立艺专,1948年受聘为国立艺专林风眠画室助教。1951年,执教山东大学艺术系,1952年院系调整,任教华东艺专,1958年执教南京艺术学院,曾任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油画学会顾问。

 

苏天赐先生一生致力与油画教学、创作与研究。上世纪40年代苏天赐就开始了中国油画的探索创新之路。创作了《蒂娜》、《四十年代的林风眠先生像》、《蓝衣女像》等,更画出了被当今画坛誉为“实现了油画语言从西方体系向中国表达方式的基本转换”的《黑衣女像》。建国后在艺术上,他努力把对艺术真谛的追求与革命的现实要求作巧妙的结合,创作出了《黑媛》、《节日试新衣》、《苏北姑娘》、《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秋熟》、《书记送饭》等一大批同样可以载入中国现当代美术史册的佳作。

 

苏天赐在创作实践中,大胆融会中国传统绘画的形神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油画表现风格。他的风景油画取材江南自然景物,抒发对自然的感怀,油画语言清新、色彩明快、缤纷空灵,表现出浓郁的东方意蕴和中国的民族的审美情调,洋溢着诗的韵律,具有很高的境界,丰富了当代中国油画的风格面貌。其追求的中国气韵的油画表现风格对中国油画发展及中国美术教育所作了重要贡献。

 

 

苏天赐林蒂娜 50×34 布面油画 1948

 

苏天赐(1922-2006)甌江新绿 布面油画 1949

 

 

苏天赐富春江畔 布面油画 70年代

 

 

苏天赐春之其华 54.5×54.6 木板油画 1985

 

 

苏天赐黑衣女像 83×68 布面油画 1949

 

 

苏天赐好溪 41×28 木板油画 1979

 

 

苏天赐白桦 54×39 纸板油画 1985

 

 

苏天赐春风杨柳万千条 95×95 布面油画

 

 

苏天赐江南四月 66×65cm 布面油画 1991

 

 

苏天赐春风又绿江南岸 50×60 布面油画 1962

 

 

苏天赐蓝衣女像 73×51 布面油画 1948

 

 

苏天赐海 67×67 布面油画 1981

 

 

苏天赐静静的溪流 油画 54×54cm

 

 

苏天赐拟古风的肖像 33×23 布面油画 1951

 

 

苏天赐霜叶 67×67 cm 90年代

 

 

苏天赐太湖鱼塘 108×108cm 布面油画 1994

 

 

苏天赐法国女孩 51×41 纸板油画 1987

 

苏天赐槐花 53×45.5cm 油画1981年

 

苏天赐山景 55×55 布面油画 1978

 

 

苏天赐女同学 53×42 布面油画 1949

 

 

苏天赐躺着的裸女 55×65 布面油画 1993

 

 

苏天赐温泉之秋 54×38 木板油画 1979

 

 

苏天赐新安江畔 48×38 木板油画 1979

 

苏天赐东海渔家 53×38 纸板油画 1977

 

苏天赐斜倚的裸女 73×50 布面油画 1992 中国美术馆藏

 

苏天赐傍水人家 73×60.5 布面油画 2004 中国美术馆藏

 

青年工人之二 1953 28×21cm 中国美术馆藏

 

 

槐花 1962 54.5×41.5cm 中国美术馆藏

 

水乡之晨 1962 50×73cm 中国美术馆藏

 

太湖渔港 1962 50×73cm 中国美术馆藏

 

春满湖弯 1978 38×54cm 中国美术馆藏

 

复苏的湖山 1984 56×56cm 中国美术馆藏

 

秋雨初歇 1989 65×65cm 中国美术馆藏

 

乡村即景 20×26cm 油画棒中国美术馆藏

 

采棉花 16.5×27cm 色粉笔中国美术馆藏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