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公安书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自信时代的文化传播 ——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

时间:2018-03-09 09:13:22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并进一步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如今,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不只是政治家,艺术家也应该积极参与,用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发挥效力,奏响命运交响曲。

沈嘉蔚(澳大利亚)
 
 
  “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个鲜明感受就是,故事可以“载道” 。这是个格外需要“交流与理解”的时代,讲故事正是一把融通中外的“金钥匙” 。对世界讲故事是一门艺术,要创新话语体系,实现分国、分众传播,要在中外古今的坐标系中选择好题材,打通历史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隔膜,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崛起的大国,在人类发展史上,应努力留下作为自己标记的文化产品。这需要有“中国故事、人类主题”的眼光,要越过国家的界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当代文艺创作“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演讲时提到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就扎根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所以要挖掘更具普遍价值尺度的中国故事,应从这几个关键词,尤其是和平、发展入手,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讲好和平的故事,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是有文化根据和历史事实的。针对“中国威胁论” ,要把握国际舆论聚焦点,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关注关切,着力讲好中国的和平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访问印度时说: “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特产。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 ,都不是侵略他国而是主动地与域外国家和平交往。中华文化主要是农耕文化,崇尚稳定而又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境界。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历来是强烈地依恋故乡故土的民族。而依恋乡土、追求安定、不尚冒险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安稳、和平的性格。反观我们的文学创作,从《诗经》开始,乡思乡愁连绵数千年而不绝,感人心弦、动人心魄。完全有理由说,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符合民族心性的和谐乡情和由此衍生的家国情怀,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同心圆”思想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相互贯通,体现出和而不同的个人、家国、世界共同追求美好愿景的梦想。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