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公安书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刘质坚的“小”理想 ——刘质坚浮月村画展暨乡村书画展馆开馆有感

时间:2018-06-02 18:06:40  来源:公安书画网  作者:杨琼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100.jpg

刘质坚的“小”理想

——刘质坚浮月村画展暨乡村书画展馆开馆有感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020.jpg
  经过多方的努力,在相关单位和部门以及诸多书画爱好者的支持和帮助下,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刘质坚浮月村国画展终于顺利开馆并开展。像这样的展览活动,刘质坚已经不是第一次举办。它甚至是刘质坚举办的各类书画展(活动)中最热衷的一种展览(活动)形式。究其原因,刘质坚希望艺术启蒙能从乡村开始——从接触艺术开始,刘质坚就没有改变过这一初衷。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027.jpg
文化是艺术创作的基石。中国文化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价值取向模式。在这样的文化观念中,图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其目的和意义不是为了创作多少物质财富或技术产品,而是艺术家对自我身心人格的修养和完善的过程,在此意义上,“艺术创造价值”的观念不仅不是唯一的,甚至是次要的。古训有云:“太上有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德行(涵养)本位是中国文化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它亦是中国文化承传发展的内在动力。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032.jpg
  近世以降,对艺术的功能的认识更多集中在审美愉悦和抒写性情上,而弱化了艺术作为教育人性和认识事物所应具有的性格,当代艺术更是走到了“为所欲为”的功利性的境地,于今日之艺术而言不乏种种极端之表现;于中国艺术之承传而言,已是走入旁门左道。刘质坚的艺术创作及其艺术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在教育和认识功能上的回光返照,尽管这一束“光”显得是多么的暗淡,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有千千万万的艺术家像刘质坚这样,热衷于普及艺术教育和公益事业,则风景那边独好的情况将得到很好的改观。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036.jpg
  毫无疑义,不是每个艺术家都能成为艺术上的“杰出者”或“优秀者”,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成功,我认为除了要看他的作品,还要看他为社会做了什么。前者讲的是艺术作品的生成(在该领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启发意义,后者强调的是艺术家所践行的价值观是否具有正能量。相对而言,我认为刘质坚的艺术人生属于后者。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041.jpg
 刘质坚,广东台山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践行者。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和书画艺术家,这样就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了。可以说刘质坚是幸运而幸福的,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已经实现,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退伍;成为一名书画家的梦想也已经实现,但他这个梦想还没有结束,而且还在继续。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048.jpg
1970年代出生的刘质坚,骨子里有一种自主、自强、自尊、自律的性格;而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又多了一份常人没有的坚韧。多年来,刘质坚一直践行着让书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曾多次进入乡村、学校、图书馆,举办公益书画展;多次为灾区、患病贫困百姓举办书画义拍活动,至今已筹得爱心款近二十万元;多次进行书画义教活动,坚持十多年送万福进万家,义务为百姓写福贴、对联。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除了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部队锻炼所接受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俨然已深入骨髓。真正能做到把艺术当做一种态度,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感受艺术,传播艺术,在艺术中体验生活,表现生活;让艺术遵循自己的内心,服务社会,启发人性;是从事书画艺术的一种智慧。在此意义上,谁又能说刘质坚的艺术人生不是成功的呢。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053.jpg
刘质坚是纯粹的,发扬传统文化,让书画艺术扎根乡村,让更多的书画志愿者加入支持中国书画传承的行列,让艺术教育从中国文化的最底层开始,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理想。这个理想不“高”、不“大”,也不“上”,却很实在、很接地气。和他一样纯粹的是他的作品。《二十四气节图》《秋菊图》《白菜萝卜图》,等等,小巧的构图,浓淡相间的笔墨,没有情绪的泛滥,没有技巧的彰显,少了一份唯美的优雅,却自有一种自然的趣味。
微信图片_20180602181105.jpg
在艺术追求功利至大化原则的今天,需要更多像刘质坚这样志愿于基层艺术启蒙的艺术家,则国民的艺术素养之提高将指日可待。我们祝愿刘质坚今后的艺术人生更加精彩。
杨琼(著名书画文评专家,诸多书画评论发表主流书画报刊)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