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柳鸣蝉》
工意兼具,无一不善。12月11日,由西泠印社、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浙江省美协等主办的“吴静初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布满三大展厅的130余件(组)花鸟作品意境高雅,与书法、篆刻相得益彰,充满了书卷气。
重学养、求通变,书画篆刻兼而好之。在当代中国画坛,能够集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三员”于一身的屈指可数,吴静初是其中一位。除了书、画、印技艺卓群以外,吴静初还有深厚的诗文功底,作画配诗直抒胸臆,乍看以为信手拈来,深思却极具深意。
《桂雨分秋》
古意添新趣
在这个冬日,让我们伴随吴静初,在笔墨的旋律里漫步。眼前,生长在偌大展厅里的花花草草,飞翔或栖息于枝丫的各种小鸟,在吴静初的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晕染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万顷江田一鹭依》《春梨入梦》,简洁明快、天真洒脱;《家园秋实》《山窗瓜蔬多》道出丰收的喜悦;《惯受冰霜与雪欺》《万里耸目思霄汉》写出了乐观的态度;《霜秋池染》则荷香四溢,引得小鸟伫立,欲飞还止……
吴静初坚信,要学大家但不能盲目,要学传统但不要被传统所束缚。“人们常讲创新,但‘新’不是创出来的,而是水到渠成的。因为每个人不一样,画到后来有你的面貌就是‘新’的。”他说,只有对作品进行较客观的分析,知其长,亦知其短,取其长,而弃其短,集众家之长,日积月累消化吸收,才能逐渐开创新的领域,自成面目。
漫步展厅,静观吴静初的书法,真、草、隶、篆、行五体全能,所以,他画画题署,都能根据画面需要,熟练地运用五体书法变化书写。
不难发现,吴静初特别在意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功夫。他认为:“学中国画一定要学书法。如果你能理解书法的用笔,再运用到绘画中去,那你的画就是‘写’出来了,而不是描画出来的。”
锋从磨砺出
吴静初的艺术人生,亦如展厅里那幅长达14米的《冷艳留香》——梅花香自苦寒来。
吴静初少年时便显露出画画的天分,乐此不疲地临摹《芥子园画谱》。“在农村插队时,我把《芥子园画谱》从头到尾临摹了数遍。有一次,听村民讲,有个老先生也在画画,我就慕名而去,因此认识了我的恩师——原浙江美院山水画教授虞开锡先生。”
从那时起,吴静初白天干农活,晚上就跟着虞开锡学习绘画,直到1981年虞开锡过世。
吴静初下乡时所在的余杭雉山一带丘陵荷塘,逶迤起伏,桃柳河港,相映成趣。他痴迷于乡村的粗犷、田野的丰厚。在他心中,这些花鸟虫鱼,皆有入画之美。
吴静初坚信:画是用生活“写”出来的。八年的务农生涯让好学的吴静初打下了扎实的花鸟写生功底,为日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静初,这位没有高等学历的画家,依靠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不仅成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理事,而且还登上了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讲坛,他的艺术人生对“梅花香自苦寒来”做了最好的诠释。
《道德经第七章》
“四全”相融通
许多有心的观众,不难在吴静初的作品中看到许多生动有趣的印章:《湖动花隐》《夺天地之灵秀》《坐望苦不足》……在吴静初眼中,每张让他挥汗劳作的宣纸,更应该布满自己随心而为的印章——春夏秋冬,色彩不同;阴晴雨雪,构图各异;朝晖夕阴,光影纷繁。
吴静初的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吴静初说。虞开锡先生系统地教授绘画后,他的书法金石诗文又得著名金石书法家王京盙的指导。“诗、书、画、印,诗是基础,有些意境,没有诗人的情怀,造不出来。诗可以帮你营造书画的意境,篆刻可以帮你理解线条的厚度。”
笔墨文心。绘画、书法、篆刻艺术与精神气质、学问修养息息相关。是年70岁的吴静初,有能力、实力也有心力向更高的艺术目标迈进。
“读书最上乘,养气亦有以。气充可意造,学力久相倚。”吴静初以吴昌硕先生的金玉良言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争取诗、书、画、印“四全”,而这,也是潘天寿先生一直主张的艺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