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部分网友受拍摄技巧的限制,传上来的图片往往太小、模糊、没有重点,影响了画作本身应有的效果,而且往往因为图片原因,专家不能够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把自己的摄影知识在这里详细分解一下,希望能够给大家有所帮助。
1、首先,说说书,一般情况下,古籍类版本,以及各种出版物、手抄本,可以一并参照如下拍法:
一般选择400万像素以上的数码相机,书本尺寸不大,故选用相机的微距模式,下同。首先拍摄书的封面,清晰度要高,自然光充足的条件
下不用开闪光灯,如果室内光线过暗,可采用闪光灯,但是一定要选择"光圈优先"的闪光格式,就是那个"闪光符号带A"的格式,这样
的话,相机会自动照顾到曝光量并优先确保书籍的亮度适中、清晰度较高。(参照图片1-4,自然光,微距,不开闪光灯,手持模式。如果
手持相机容易抖动过大,那么除了加强手持拍摄的训练外,可采用三角架。)
还有拍摄内容,一般有封面、封底、扉页、序言、内页、书函、版权信息、年代、印刷信息等。
2、再说画。通常一幅画要多拍几张图片,比如整体图、落款、印章、人物、花鸟、线条集中处、除了整体图片,一般都要开微距模式,这样的
话细节表现比较到位,可以清楚的看到印章、人物的脸、鸟虫、落款的书写等等,比较方便专家做判断。参照图片5-8,自然光,微距,不
开闪光灯,手持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