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公安书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书画学习与文化素养

时间:2019-06-06 18:11:07  来源:新浪网  作者:
分享到:
   

  书画是一门高雅艺术,它抽象了天地万物之形,融入了古今圣贤之理。人们学书画,能够净化心灵,驱逐邪俗,从而提高审美素质,也提高了自身修养。

 
  书画学习与文化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学好书画,必须以丰富的学识为基础,书画学习既是文化学习,更是文化传承。作为书画人,不能忘记传统,不能不懂相关国学知识。
 
  书画学习者,要懂得怎样学习传统,更要懂得如何继承和发扬它。学习传统不只是求得外在临摹的像不像,还要看临摹的过程,究竟怎样去临,去摹,以及怎样将真正古法的用笔、用墨演绎转化为自我运用。也就是说,学习古人的墨法、笔法、章法,而在此基础上传承它,发扬它。真正的传统其实应该是对古人笔墨语言的内在消化和对其人文精神的内在继承。仅仅反映在笔墨形式和书画的技法技巧上,显然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古人身上所具有的那份自觉自信的文化品质,以及流淌在他们血液中清晰可见的高尚人格精神。所以,每当人们说起中国画时必会说:“学画先学品”,“人品即画品”,“画如其人”等等。
 
  偶尔看了一个视频,有关部门要求画家深入基层去写生,其中有两个画家介绍自己。一位是大名鼎鼎的黄土派创始人著名画家刘文西老先生,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是画画的刘文西”。多么谦虚,多么低调,这就是画家的素养,大家的风度,高贵的人品。而另一个留着长发穿戴特殊的中年画家这样介绍自己:“我是画家某某某”。摆出一副自负高傲的模样,仿佛他是天下第一高人。当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的书法在日本展出,展题为“启功师生展”,启功先生要求改一个字,把“启功师生展”改为“启功师友展”。一字之差,提高了参展品味。一字之改,展现了启功先生谦虚高尚的品德。
 
  改革开放以来,书画兴盛,市场繁荣。确实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味。但也有一些低劣的书画作品充斥市场,鱼目混珠。古人云:“心清自得诗书味,室静时闻翰墨香。”我们只有心清、心静,才能品出书画作品的真味,识别真伪,真正从好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学到知识。
 
  文化素养高的人,必然有儒者风范。有素养的人终生追求高尚人格精神,其德性颇为重要。儒者具有温文而雅,谦恭礼让的风范,潜心学习,不浮躁,不虚荣,不自吹,才能树立高洁的人品。正所谓“人品之高下,决定书画之优劣。”否则,一味地追求虚荣,妄自尊大,无论你如何自吹,或外貌如何装饰也掩饰不了内心的空虚。
 
  文化素养高的人,必然有一定的国学基础。目前书画界倡导多读书,这对于扭转一些人重作品、轻学养的不良作风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否则,国学知识一点也不懂,画的再好,画一辈子也只能是个画匠。当然,国学内容包罗万象,如果都要学到那是不可能的。但学习一些文史知识和古典诗词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高书画水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素养高的人,必然有一定的涵养和谦虚的品德。虚心向古人和先人学习,尤其是能够谦虚地向同行学习,把自己摆进去,勇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敢于找出自己的不足,必然有所进步。有的人总爱嫉妒人,排斥同行,专找别人的毛病。这种人无大度之气,不能寛厚包容,缺乏谦虚的美德,其书画人生是狭隘的。
 
  文化素养高的人,必然中规中矩踏踏实实学习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不走旁门左道,不搞歪门邪道。现在有种怪现象,以丑为美,泛起一股丑书潮。这些人毫无文化素质而言,无德,无艺,无能。为了吸人眼球,胡写乱画,妄想一鸣惊人,妄图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这些人就是中华文明进程中泛起的沉渣。
 
  总之,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书画作品的优劣。
 
责任编辑:杨舒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