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公安书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徐里:新时代美展的新气象——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复评收官在即

时间:2019-09-03 10:54:47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中国美术报》第162期 美术新闻

 
 
 
 
 
 
微信截图_20190903105513.png
 
 《中国美术报》第162期 美术新闻
 
 
【编者按】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美展),作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强的全国性美术盛事,一直是我国美术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影响着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前进方向,发掘了大批优秀美术家,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人才。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为中宣部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四项献礼活动之一,本届展览对于中国美术界而言是一件大事,充分反映了党中央领导对美术家的关心,以及对美术事业的重视,也是对近年来美术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是对美术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创作果实的盛大检阅,也是美术界以丹青书写的当代视觉史诗,向祖国华诞献礼的重要展览。
 
中国美术报:您刚才提到,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展览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请问本届展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徐里: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的美术作品展,全国美展一直是美术界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大展。当今中国美术界的名家、大家,虽不能说百分之百,但大都是通过全国美展崭露头角的,全国美展改变了许多美术家的命运。同时,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国家收藏机构的馆藏作品也主要来自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比如人们熟知的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徐匡、阿鸽的《主人》,王迎春、杨力舟的《太行铁壁》,邢庆仁的《玫瑰色回忆》等。在国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全国美展都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着美术人才,积累了一大批精神文化财富,通过历届作品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2019年7月以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复评工作在各分展区陆续开展,将从各地选送和征稿作品中评选出4600余件佳作参加各展区展览。据悉,获奖提名作品、优秀作品计划于今年12月在北京展出,并将产生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共40件,其中金奖作品10件、银奖作品14件、铜奖作品16件。
 
复评工作即将完成之际,《中国美术报》采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以及多位复评委员会委员。通过回顾复评评审情况,对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整体作品面貌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总结了五年来美术创作领域的变化与成就。
 
中国美术报: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作为中国美术界最具权威性、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展览,长期以来一直引领并带动了我国美术创作的发展。请问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与往届相比有怎样特殊的意义?
 
徐里: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在习近平文艺思想指导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美术盛会。
 
在过去的五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寄予了殷切希望,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联组会的文艺界代表,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七十周年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工作的系列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指明了方向。
 
要解决从“高原”到“高峰”的问题,就需要美术家走出画室、深入生活,进而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通过优秀作品彰显新时代精神。美术家们要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找到创新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剧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同时,广大美术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追求真善美,这是文艺价值的所在。
 
 
 
所以,本届展览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通过作品反映时代,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些都是我们对参展作品的要求。在艺术创作层面上,我们提倡作品应该具有时代性,要反映这个时代先进的思想和观念。这就要求创作者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作品要有一定的学术高度。想要在艺术创作上超越前人,就涉及创新问题,创作要有多样性。在本届展览中,我们倡导多样性,作品应当丰富多彩,有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创作思路。此外,还强调创造性,这一届作品应该区别于往届,代表一个时代所取得的进步和展现新阶段的发展成就。
 
 
 
徐里:从目前的评审情况来看,应该说本届展览呈现了一种新面貌、新气象。入选作品整体具有正能量和精气神,不同于以往那些比较消极、缺乏生活、无病呻吟、小格局,或者只谈技术不谈思想的作品。过去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在这届展览中基本上看不到了。这也说明,近几年来整个美术创作队伍思想和创作上,都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发生着转变。美术家们正通过自身的努力,借助作品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努力通过作品更好地表现新时代各民族、各行业呈现出的新面貌、新风尚、新景象。
 
 
 
参展的美术家们自觉地肩负起了举精神之旗、铸时代之魂、展人民形象的光荣使命,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过程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下,贴近人民、扎根人民的创作风尚已成为引领当代美术发展的新风尚。本次展览的入选作品,表现对象大多来自美术家们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采撷于日常生活中的时代领跑者。同时,一些革命历史题材,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一些热点题材,在作品当中也有所反映。作品在创作技巧方面,体现出美术家在融汇古今经典的同时,正在进行着时代性、个性化的创新性探索。他们的艺术创作也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出了中国精神、中国境界、中国气派。
 
 
徐里:本届展览我们将用艺术的形式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绘就新时代的恢宏画卷和崭新篇章。通过作品将当代中国的发展成果、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希望本届展览能够办得有发展、有超越、有责任、有担当,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后代留下一批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作品,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精品力作。同时,也希望通过展览发现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为中国美术事业乃至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传承而努力,从而为美术事业自身发展、学术引领、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本届展览遴选出来了一些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整体而言是一次水平较高、充满真善美和正能量的大展。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