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公安书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东方名人书画院签约书法家 | 吴永雄

时间:2020-03-24 19:08:50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本期嘉宾——吴永雄

吴永雄艺术简介:

吴永雄,号椰仔,中文系毕业,法律在职研究生,椰城凌风堂墨主。自幼研磨墨池,北碑南贴,博采众长,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的等全国多家博物馆和书画院收藏,有的被刻入碑林、收入辞典和结集出版以及报载网载,并录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不少书法论文、楹联、诗词发表于各种报刊杂志;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各种书画交流会和研讨会,是中国书协“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砚边心迹《穿云的流光》,寄情以诗,寄墨以乐。书法作品以形质求墨韵,以灵动见神采,以诗情触灵感,以楹思独墨痕,力求作品在风格上形成自我个性,常在文学艺术之旅“诗和远方”中拾雅捡趣,总想在人生的穿云流光中有所闪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海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吴永雄书法作品赏析】

吴永雄书法工作室——凌风堂

【 艺 术 评 论 一】

浅谈书艺传承的责任担当和审美取向

——从“丑书”说开去

文 / 吴永雄

前不久,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会主席陈志雄先生撰文《如果你不认为书法有审美习惯,那我是白说了》,对“丑书”的时弊,剖根溯源,雄辩透彻,伸张书法的审美习惯,鞭挞“丑书”的怪气,并对时下的一些艺术怪象连连“开炮”,引发书画艺术界不少同道的共感,陆续撰文予以助力。

当前,一些艺术人士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没有审美标准,人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能自说自画,尽显个性,自得其乐”。在此氛围下,一些艺术家浮躁成性,以丑为美,自然而然“丑书”就有了蔓延之势。一是书法创作审美“怪气”,以怪为新;二是书法创作审美“狂气”,以狂触目;三是书法创作审美“匠气”,以匠取巧。以上种种,如何匡正时弊,凸显书家在传统书艺传承中的责任担当和审美取向,是广大的书法同道携手探讨的课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多元化的艺术融合,必定出现新的审美意识形态。“荒诞”就是西方审美意识的一种,当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出现裂痕和矛盾冲突时,荒诞意识便应运而生,它是现代意义的哲学和美学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实质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其特点是标榜个性,追求所谓美的超越——形成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审美取向。“荒诞”审美个性往往受生活阅历、学养、职业道德等后天性因素的影响,受一时的兴趣、爱好,一时的心境变化的影响而产生。“丑书”就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审美取向荒诞审美理念在中国的滋生与延伸。

“丑书”广义上亦称“现代书法”和“流行书风”,狭义上有其单独的僻径,时下争议不断,难以附和。它的存在有几种情形特点:

一是“丑书”作者书法创作个性异样,审美情趣受西方审美理念的影响,严重脱离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本义原则,否定了几千年传统书法形成的独具中华特色的书写文化。

二是不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投机取巧,贬化书风,会形成审美疲劳和审美不满。

三是背离了《文字法》规定的汉字书写规范,胡乱编造,“书法有法”无从谈起。

四是社会缺乏正确的书法审美导向,并有误导的书法活动,使得广大的书法爱好者对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产生迷茫。

因此,我们要正视“丑书”的社会负面性,不断提高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和正确的创新审美理念,理性“摒弃”中西文化审美的不良情绪,在“批评”中吸取精华,从而更加丰富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全国人民追求中国梦的同时,我们书家的审美取向和责任担当必须以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为前提,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坚持主流性与多样性的融合,坚持文化继承性和发展性的互动。只有这样,几千年书法艺术的传承才有希望,才不会变味。

诚然,书法家在书艺传承中务必坚持中国梦的文化内涵,把握正确的责任担当和主流的审美取向。

一、要努力提高书法家的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是书家提高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必修内容,是全国各级书协工作的指路明灯。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书法家应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正确理解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真正含义,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那样:“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力求我们书法队伍的个人政治素质和个人文化修养不断提高,确保我们的书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迷失方向,使艺术思维的审美取向在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驱使下形成自觉使然。

二、要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书法与西方艺术的审美关系。中国传统书法的内涵指文字、书体、作品的内部结构,研究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关注的是艺术生命特点:个性、品质、境界、韵味、灵魂。在主导性民族性占有广大民心的同时,在批判中吸取西方的高尚审美取向是可取的,但不能脱离几千年中国的传统经典去一味追求西方的所谓荒诞的“丑书”审美意识,中国人的主流审美意识是不会接受的,至于“丑书”只能说是“百花齐放”中的“含羞草”罢了。在中西文化冲突的当今,书法家不能思想失序,行为失范和审美失衡。我们要奉劝“丑书”的追随者,在书艺的长河中,要感怀传统的笔墨品格,要追慕古人的笔墨精神,在守望传统经典中求逸气神超,求古拙遒劲,努力做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三、要具有较高的社会伦理道德,骨髓里流淌书家责任担当的人格品质和人文情怀。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淡泊名利,拿起手中的笔墨宣传社会伦理道德,敢于与浮躁思想做斗争,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服务大众,唱响时代主旋律,责无旁贷地将大社会、大文化、大现象以主流的形式带进有序的状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所号召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四、要具有奉献社会的艺术魅力,细胞里贮存着精湛的艺术水准所流露的审美取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高尚的审美取向,是书家正确传承几千年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责任担当。在艺术创作的生涯中,从容学传统,创新求风格,端正创作思想,纯正审美取向,正像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不要跟风“丑书”,克服时弊,敢于继承经典,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只有这样,书法家的责任担当和审美取向才能赢得社会所认可。

戊戌年正月•椰城 凌风堂灯下

【 艺 术 评 论 二】

俊奇雄健 潇洒纵横

——浅析吴永雄的书法艺术

文 / 张本平

真正的艺术是以自己的清正和纯洁继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精神。而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尤以自己特有的笔墨形式表现着中国人的文脉,并传承至今。这其中,行草在抒发人的情感、反映人的性情上远胜于其他书体。当代著名书法家吴永雄就是在行书这块沃土上的默默耕耘者,他的行书以俊奇雄健,潇洒纵横的面貌和格调独步当代书坛。

吴永雄是海南省公安厅高级警官,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海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自幼研磨墨池,北碑南帖,博采众长,力求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吴永雄有着自己的治学态度。他把历代书法经典法帖进行比较,找出适合自己学的几家法帖,注意吸收古人的书体中可提炼的精华。同时,他更注意吸收当代一些在行书上有成绩的书家的经验。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广取博收,获取了广泛的收益。为了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他除了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书展外,还经常应邀参加省内外的各种笔会活动,与同道进行书艺探讨和交流。同时,积极以书法的形式向自然灾害基金会和残疾人联合会奉献爱心;曾被中国书协评为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

书法艺术有了传统文化内涵和当代人的生命精神自然就有了活力。吴永雄的作品不断进入各种书法大展,也被越来越多的观者所喜爱,软硬笔作品均在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地展览交流,曾数十次在国际性、全国性的书法作品比赛中获奖或展览,被人民大会堂等全国多家博物馆和书画院收藏,有的被刻入碑林、收入辞典和结集出版以及报载网载,并录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其书法作品所体现出的文静、娴雅和古朴,让处在暄闹环境的人们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得到一种文化的滋养。纵观他创作的中堂横披、条幅、斗方、对联、扇面,无论从字的运笔、结构还是章法上,都蕴含着他独特的审美和生活感悟。他上溯魏晋,探究“二王”,由唐至明,在汲取古代书法传统的基础上,又从当代诸家中汲取营养。在临帖读碑的过程中,吴永雄极为注重对碑帖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书家思想、情感和书写氛围的探究,慢慢消化,做到既能入帖更能出帖。他认为艺术质量和人格精神是一致的。在不断的实践中,吴永雄的书艺渐趋成熟并自成格局:行笔沉着稳健,点画清劲遒媚;线条刚健且不乏灵动,同时在纯熟的笔法中展示出其内心的厚重;整体视觉稳定,纯粹而含蓄,潇洒纵横,蕴含端庄。

由于见多识广和长于研修,吴永雄在书法创作中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和艺术精华,师古不泥,大胆创新。他的书法作品经过反复锤炼,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他主张“艺术源于生活”,并以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进而获取创作灵感。所以,他的书法开张劲健、奔放率意、飘逸空灵、气息古雅。欣赏之余,让人平心静气。

反复品读吴永雄的行书系列,作品圆润饱满、浑厚绵劲是基调。其用笔随势生形,起伏跌宕,沉雄老辣。这种多变的笔法自然地带动了用墨的变化,使墨韵呈现出厚而不臃、轻而不浮、不事拿捏、水到渠成的特点。其运笔温润沉着,起笔、收笔都能运转自如,干净且恬静。从技法方面可以看出,他的行书在用笔方面柔中含刚、骨气内蕴、平和安泰。用笔的“骨气”是书家书写娴熟度的外在体现。用笔太慢易臃肿,也是书写者对技法掌握未到火候的表现。从吴永雄的书作中,笔者看到其对笔法的掌握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开合、避让、使转、收放都能潇洒自如。特别是他在长撇、长竖、竖钩等一些长笔画上,线条中部能做到硬朗挺拔、力蓄其中。对于“捺”这类较难掌控的笔画,吴永雄也能做到起笔沉着,中部借势而出,最后逆势轻盈回收。这样的笔画给整件作品增添了不少生机。

内容的创作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基础,就是人们所讲的“字外功夫”,只有在自撰的内容上进行作品创作,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加以探讨和发展理论,在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实践的升华,才能真正成为“书家”而不是仅懂技巧的“书匠”。吴永雄的书法有长足的发展和支撑,得益于他深厚的诗词楹联功夫和全面的修养。撰写诗词,他善于从身边向经历体悟,真挚而细腻,从内心深处开掘,像“无边乡土金中玉,不尽情思梦里香”,“流觞曲水文人聚,韵律形神妙笔奇”,体现了他乡村生活的情思和对兰亭古人雅集的追思。吴永雄在诗词、书法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艺术追求,在融摄外界与自身、物质与精神、形而下与形而上之中,发现“天人合一”之大美,开阔自我胸襟与情怀,以此表现一种文人情怀和生生不息的感性生命的形式与活力。

吴永雄将书法视作生命,孜孜以求,勇往直前,笔耕不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以说,吴永雄从古代书法经典中得到了文人气、从砚田耕耘中得到了超然气、在海南之地的生活中得到了纯朴豪爽气,因而他能一任笔情墨意,营造出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纯情、纯真、纯朴、纯正的艺术世界。这就是吴永雄书法之所以独特的原因!

(本文作者张本平系中国作协、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创作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