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到收藏夹 
公安书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巜书道正脉:先秦书法的三朵金花》

时间:2020-04-18 22:48:02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巜书道正脉:先秦书法的三朵金花》

 

金文与甲骨文并存于商代。古代把铜称为金,金文就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叫"钟鼎文”"吉金文"。钟鼎上的铭文凹下的阴文叫"款",凸起的阳文叫"识"。金文分为殷、周两大流派。简单地说,殷派的文字与甲骨文的文字差不多,只是刻的手段和材质不同罢了。而周派的金文用笔由折变锋,书法的方折用笔不见,转角出现圆势,书写的笔意开始呈献。这在当时算是一次巨大的跨越,也算一次笔法的革命。圆势的出现使转不过弯的甲骨文变得圆劲遒丽、姿态柔媚、艺术性犹然而生。虽然只是笔法的一个小动作,可它为后世秦小篆与汉隶书风的形成奠定了观念和技术上的基础,在中国书法历史的长河中可算一次重大的改革。与此同时,周派金文在结体上,在行款上更加端庄雄峻、整齐圆浑,把金文书法推向一个新台阶。这个时期就出了有名有姓的名鼎名盘,如《散氏盘》、巜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毛公鼎》等。到了东周,书法再次出现大动作,石刻文字的出现再次把书法推向精彩,石鼓文可谓是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三要素基本成熟,无论起笔、运笔还是收笔都出现难度较大的藏锋,结体均匀适中,布局章法上整齐平实、十分讲究。石鼓文不仅把书法从难刻的青铜器上拯救出来,它还对中国书法的发展承上启下、立了奇功。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历史进入一个大动荡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虽然政治动荡,齐、楚、秦三派鼎足,可是书法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动荡出文化,乱中出精英。书法历史的几件大事在这一时期粉墨登场、炫人心目:文字向简化发展,隶书出现;书法的又一表现形式,石刻书法艺术确立;大量印章的产生和使用,中国篆刻艺术开始成熟。由于诸侯国的割据,书法也出现地域性色彩与特征。齐派书法地处东北方诸国,西周遗风仍存,书风圆转浑厚、布白自然、遒丽朴茂、严正刚劲,后来书风多曲线运动,精美工致,向美术字发展。楚派因地处偏远,文化落后,敬神崇巫,后因东周王朝的一次政变,兵败的王子携王室所有典籍逃奔楚国,这是周文化的一次大迁移,两种文化的汇融,使书法极富浪漫色彩,行笔轻捷,结体活跃自由,无拘无束,散发着荆楚的自然气息。书史中浪漫的的"鸟虫书"就诞生在楚国。楚派有大量的书法墨迹,这些墨书楚简笔力浑厚,结体萧散,字的大小因体施宜,到后期结体扁平,体式简略,向隶书演变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秦派因秦占领原周旧地,它承袭周文化的正脉,前面提到的《石鼓文》就是秦派书法的代表。巜侯马盟书》也是秦派书法中的名作,它是在玉片和石片上用毛笔写的盟书誓辞,以朱红为主、墨色为辅,这是最早的毛笔书法,是迄今为止年代最的书写文字。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是先秦时期中国书法的三朵金花。这些书法从甲骨文起源后迅猛发展,很快奠定了中国书法最赋有文化气息的雏形与根基,既要记事表义又要美观呈现,既要体现政治主张时代史志又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书法脸色。这些书法的奇葩在战火中历经沧桑与磨难,在动荡中饱经风霜与拚杀,在争斗中不屈不挠,在割据中奇异生长。占领文字高峰,寻找文化制高点,以文化人,以艺治心,足见先人的智慧与远见,足见中国祖先以文得天下、用文治天下、用文润民心的信念与信仰。中国这方东方热土从起源到现在都是靠一条文脉延续而繁荣兴盛,不喜欢战争,不喜欢争霸,追求和平,追求和谐,崇文尚德、文润天下,这一切的一切归功于文字的启发,归功于中国书法蕴涵的道义与精神。

先秦时期的篆书统称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篆书文字,包括楚简、秦简,这些大篆书法灿烂了先秦的中国书法,这一历史时期如同一位伟大的书法之母,将孕育与分娩出璀璨夺目的中国书法长江与黄河。

这里我还想说说巜青川战国木牍》,青川位处川北,三省交界,这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如世外桃源。遗憾的是它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也是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地方。然而这里却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国书法史的大事。1979年1月,青川城郊公社白井坝生产队社员在郝家坝修房屋时发现一古墓,经文物工作者考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古墓里埋有记载秦武王二年,王命左丞相甘茂更修从《田律》等事,背面是与该法律有关的记事。之后又在郝家坪双坟梁发现一百座战国墓。墓中掘出大量的战国木牍,经考证,《青川木牍》的书写时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早88年。它被视为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青川木牍》上的书体,与以前及当时钟鼎上所铸金文相比较,有许多差别。其特点是:减少盘曲,化繁为简,圆者渐方;字形从狭长渐变而为正方或扁形;纵有行、横无格,字距大、行距小,是竹简书写章法形式的发展。用笔的动势和笔迹清晰地表现出起止时回锋和出锋的变化,向右方向的末笔已显露波挑之势,横势强烈。作为大篆快写趋向隶书的过渡期作品,青川木牍还夹杂着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其隶变母体(同时代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木牍简率的用笔意识和参差不齐的天然美感与金文所具有的严整、匀衡对称、凝重等美感已大相径庭,展示了与金文审美系统完全不同的书法语言和审美模式。《青川战国木牍》所写文字内容是与律令有关,这是最早的法律,对法治法制的研究有开山鼻祖之意义。它的最大价值还在于它改变了中国书法史。巜水经注》曾记载,"世人多以隶书始于秦朝程邈,非也,隶书之兴,兴于周代",《青川木牍》的发现使隶书产生的年代问题得到了强有力的实证。人们习惯认为隶书产于汉代的书法史因《青川木牍》的出现而纠正改变,隶书诞生于先秦因巜青川木牍》的横空出世而精彩定格。中国隶书在青川诞辰而震撼中国,享誉世界。

链接:

川江号子书法评论《天下书法》(1):浅谈继承书法传统

川江号子书法评论《天下书法》(2):书道正脉:探寻中国书法的基因与血源

川江号子书法评论《天下书法》(3):《书道正脉:起跑中国书法的甲骨文》

作者:川江号子 本名王勇 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文联副主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全国公安文联签约作家。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